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教育與科學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關於孩子啓蒙教育的幾點見解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3267票  瀏覽40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13:30



  三、教育子女成才的有效方法:

  1、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貫穿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生活素質教育:當母親懷孕後,夫妻雙方應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和諧的生活方式,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以樂觀地態度等待著新生命的降臨。當孩子出生後,應按伊斯蘭的傳統給孩子起名字,這是聖行。先知穆聖在給他的外孫哈桑起名字時,在孩子右耳際念:“宣禮詞”,左耳際念“立拜詞”。這樣做的意義在於使小孩第一次聽到伊斯蘭的召喚。男孩多取阿蔔都拉、阿卜都熱哈曼、或衆先知之名、或先賢們的名字;而女孩一般取法蒂瑪、海底徹、哈裏瑪等。此如先知穆罕默德說:“長輩對子女的基本義務有兩點,一是教育他(她)們學習禮貌,二是給他(她)們起個好名字。”

  當孩子渡過了嬰兒期,漸入幼兒期時,父母要逐步地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講衛生,勤洗手臉,勤換衣服,早睡早起;飲食衛生習慣,食用合乎伊斯蘭教法律要求的食物(這一點應在父母的監督下進行);通過寓教於玩的活動,培養孩子多動腦筋,愛勞動的習慣。當孩子進入少年期,應教給他(她)們基本的禮貌常識,如向人致謝道安,樂於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怕困難,不畏勞累。疼愛孩子是天下每個父母的天性,切忌過分溺愛;同時切忌無規之教,或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先知穆罕默德用許多名言警語告誡人們要重視幼兒的素質教育。如“疼愛孩子,加強禮貌教育”,“重視孩子及家眷素質教育”。學者沙巴爾在他的《我們的社會道德》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某法官在對一個小偷實施砍手刑罰時,他大聲對法官說:“請您在招待此刑之前,先割掉我母親的舌頭。因爲我第一次偷取了鄰居的一個雞蛋,她不但沒有阻止我的行爲,更沒有強迫我把偷來的雞蛋還給鄰居,反而高聲大喊感謝安拉,我的兒子長大了。如果當初我的母親不這樣做,我就不會變成一個站在你們面前的盜竊犯。”又如《古蘭經》所告誡的:“通道的人們啊!你們當爲自身和家屬而預防那些以人和石頭爲燃料的火刑……”(六六:6)

  (2 )行爲素質教育。要做好孩子行爲素質教育工作,父母需要有高尚的情操,優秀的品質,堅實的信仰。同時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爲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在子女的不同年齡階段,實施不同類型、不同方式的教育手段。如3-5歲的孩子,正值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任性地要,父母不給,他(好)們就以哭鬧等方式逼迫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爲父母應逐漸引導他(她)們戒掉這些“慣用手法”,使其明白“合理的要求可以考慮”這樣一個簡單道理。切忌用慌言或“諾言”來平息孩子的哭鬧,以解除大人暫時的困擾。聖訓告示人們“你們應當誠實。誠實,的確可以使人行于正道,正道則可引導人們進入樂園,人們要不斷地學做一個誠實的人;而謊言縱容産生惡言穢語,穢語導致犯罪,犯罪者將永居火獄。”伊斯蘭教法學家認爲,不論是有意的謊言,還是無意的謊言,均被認定爲“哈拉目”(即非法行爲)。6-12歲,孩子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辯別能力,生活的依賴性也隨年齡的逐漸增大而減少。在這年齡段中,孩子有一定範圍的社會交往,例如同學。夥伴、他(她)共玩同樂,交流一些思想感情等,以一種單純的思維方式與理智去觀察社會,渴望得到自己沒有或未曾擁有的許多東西,如名牌服裝,豪華的玩具,舒適的家庭生活等,有時受夥伴的“影響”而不自覺地感染到一些不良行爲,如說謊、講髒話、偷拿父母放在家裏的錢去購買想要的東西,或者與同伴一起享用等,如果發現這些情況或行爲,作爲父母必須及時地予以批評教育,引導指正教育他(她)們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高尚的品質,文明的言行,而且必須指導他(她)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以此逐漸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養成他們熱愛勞動,珍惜生活的意識。13-18歲,隨著孩子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的內容豐富有趣,對社會的接觸而也較廣,思考問題的角度也較前一年齡階段有所不同。父母在這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是在指導的前提下實施有效教育方法,使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圍中吸收更多的養分,明白誠實、忠誠、謙虛、尊長愛幼、關心他人是受社會喜愛和推崇的美德。也應教給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識和禮貌規範,樹立遠大高尚的生活目標。培養大同民族意識,切勿標榜狹隘的地方主義思想意識;與人交往時誠實可信,勿挑剔別人的不足或過失;談話大方有度,切勿誇誇其談,目中無人;拜訪朋友應致安問候,切勿挖空心思去打探別人的秘密;阻止不良行爲,培養正義感,嚴禁搬弄是非;遇事先思而後行;納百家之長,切勿惟己獨尊;潔淨自身,切勿混雜惹事,損己又害人。鼓勵孩子閱讀一些有益於心身健康的書籍,避免一些低級庸俗的音像製品及書刊對他們純潔心靈的衝擊和腐蝕。隨著家庭生活的不斷改善,孩子的“私人小金庫”的錢也會逐漸多起來,有錢就花,在孩子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特別是經常進入一些不適合這一年齡段(13-18歲)的人的消費場所……。如果父母在花錢方面對孩子不加以正確引導,這種金錢欲會把孩子推向危險的深淵。關心生活,培養情趣,正確指導是父母在孩子生長過程中的三個工作重點,缺一不可。有人認爲,此階段是人生的“花季”,如果把握不好此階段的子女教育或者教育不扎實,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伊瑪目安薩裏曾說:“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與寄託,他們的心靈潔白無瑕,如果教授給他們優秀的知識,則今後兩世幸福無比;如果孩子受教育的環境惡劣,或者受教育的方式欠佳,會使孩子感到極大的痛苦和不幸。”痛苦與不幸的根源就來自父母先導教育的失誤。19-25歲,要繼續鞭策孩子努力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亦如聖訓講的“誰出外求知,確已邁向正道,其每行一步,天使就緊隨其後予以相助。”《古蘭經》明確指出:“我的養主啊!祈求您增加我的知識。”“你說:有知識的人與無知識的人能相等嗎?”“惟有理智者才能覺悟(其中的奧妙)”(三九:9)。“安拉將你們中的行正道者提升等級,並將你們中有學問者提高若干個級別。”(五八:11)。同時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讓孩子明白一個人的生存與社會群體的關係,索取與奉獻共存,權利和義務同生。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行爲素質教育極爲重要,它不是單一的以父母爲導師的父傳子受的家庭模式教育,也不是公衆化的師授徒學的學校模式教育。它必須是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及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人們往往忽視甚至忘卻了社區教育——清真寺教育的重要性。在這裏筆者想談下社區教育在民族文化教育領域及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穆斯林將社區(Community)稱爲“者瑪爾提”(Jmaeatu),每一個“者瑪爾提”都有一個固定的清真寺,人們的生活就圍繞著這個清真寺展開,如婚喪嫁娶等事離不開清真寺,人們的宗教生活及宗教知識的學習更是離不開清真寺。尤其在今天發達的社會,社區清真寺教育在民族文化傳承、育人方面更爲重要。正如有位思想家對伊斯蘭教清真寺教育所做的評價:在傳播知識方面,伊斯蘭世界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做得出色,全體社會公民不分貧富貴賤均能受到同等的知識教育和啓迪,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清真寺裏的宗教教育全方位向世人開放。像艾資哈爾大學的法學專業和師範專業還免費招收學員,自由寬鬆式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們的歡迎,還可獲得一定數量的獎學金以補充生活所需……。所以,父母不能忽視清真寺教育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在加強家教的同時,充分利用好社區教育。

  (3) 身體素質教育。身體是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本保證,身體素質的好壞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生活,學習與工作的效果。伊斯蘭文化在身體素質教育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禁止暴食暴飲等。有損于身體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允許吃佳美的食物,嚴禁吃動物的血及血製品,嚴禁食用因不潔淨生産工序産出的食品。嚴禁麻醉品(醫用除外),含酒精成份飲料,吸煙等有損健康的東西。鼓勵人們食用一些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三分食、三分飲、三分空,切忌過飽:飲食要多樣化,攝取身體所需求的各種養分,切忌因個人的嗜好而嚴重偏食;躺下休息時,應側右而臥,以減輕身體本身對心臟的壓力,同時有利於呼吸。若患病,更及時就醫吃藥,用科學的方法合理及時加以治療,切忌尋巫問藥;切忌一些不良行爲對身體的嚴重損害,特別應當注意糾正孩子少年和青年時期的“自慰行爲”(手淫),如果長期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將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4 )心理素質教育。在現代社會,由於社會兩極分化,不同家庭的生活差距越來越明顯,反映在同齡孩子中間玩具的多少、服裝檔次的差別等諸多方面。孩子的幼小心靈就會問,他爲什麽擁有這麽多,,而我卻沒有等許多問題,這本屬孩子的正常心理活動,但如果父母不加以正確引導,慢慢就會在孩子心裏産生不平衡,滋生嫉妒。無緣無故的怨恨;甚至有時因被別人小瞧,或在某一方面不如同齡小孩而産生仇恨或報復心理等等。針對這些現象父母應及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引導,逐步培養他們正確的生活態度,與周圍的同伴多交往,待人大方慷慨,遇事冷靜沈著;培養自信、自強的生活能力,教導孩子爲人正直、處事公正、不驕不躁,謙虛接受別人有益的建議,克服生活中暫時的困難,爲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另一方面,有的孩子在幾代人的精心呵護下,過分的溺愛和嬌慣,使孩子缺乏生活自信自立能力,膽小怕事,心理脆弱,經不起生活中風吹雨打。心理素質之教育是子女成長過程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因爲心理現象不易覺察和難以防微杜漸,社會教育對於預防和糾正那些現象的效果甚微。所以就要求做父母的在教育子女時必須要有博大的胸懷,謙虛的態度,認真的工作方法,從基礎工作做起,一步步地向更高一層發展和引導。幼兒期,孩子多害羞,可帶他們參加一些小朋友的有益活動,增進見識,培養自信和自強;有的孩子膽小,多帶他們參加一些活動,幫助孩子鍛煉膽量,可引導孩子做一些獨立的活動,使他們減少對父母的過分依賴,逐漸消除孩子對外界事物的恐懼心理。

  2、行爲教育。行爲教育以素質教育爲基礎,是素質教育的再發展、再補充和再強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形成大約在20-25歲之間,通過前期扎實的素質教育,讓子女明白生活必須建立在艱苦奮鬥,努力進取的基礎之上,踏實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履行應盡的基本社會義務。要使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得到社會的認可、贊同,就必須以全局利益爲重,時刻把自己作爲社會群衆中的一員,成爲有益於社會的成員。先知穆罕默德曾說過:“活時無益於他人,死之時絕無人爲之哭泣。”這段聖訓的喻義是很明白的。同時,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從中吸取有益於自身素質提高的東西。“尊敬他人,才會得到別人的敬重”,這一千古名言道出了做人的基本原則。

  (2 )情趣教育及職業選擇。在正確的生活方針指導下,爲了生計,還必須從事適合於自身的社會工作,這些工作應當有較高的情趣和較好的生活收益,切忌從事一些有損於社會公德,污染社會環境、腐蝕人們心靈的低級乏味的行業。

  (3 )品質教育。品質教育是建立在生活教育與文化教育基礎之一,需要家庭和社會共同完成。只有個人有良好的品質,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才會愈來愈高,才能消除各種愚昧行爲。

  (4 )生活能力教育。利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通過家庭、社區、社會(特別指各類學校)讓孩子學到知識和專業技能,這既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又使孩子能適應競爭愈來愈激烈、社會分工愈來愈細的社會發展。

  (5 )社會公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要以整個民族的發展和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爲前提。長期地開展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講座,使人們逐漸脫離那些不文明行爲,擺脫那些愚昧的嗜好,追求真理,走向文明。“安拉是通道者的保護者,使他們從重重黑暗走進光明,不通道者的保護者是惡魔,使他們脫離光明,陷入黑暗深淵。”(二一:57)

  以上幾方面的教育行爲,是每一個有知識的父母的基本義務,因爲他們被賦予了神聖而不可推卸的教育子女的責任。“安拉要過問每一個放牧者(即家長——譯者注)有關他放牧的情況,是優質管理,還是放任自流,也要問及每個被放牧者(即子女——譯者注)的情況。”先知穆罕默德闡明了父母的責任和對子女的基本義務。不能把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學校或社會,不要簡單地認爲,作爲父母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是重大的。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教育
頂:150 踩:14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79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2 (816次打分)
【已經有1361人表態】
349票
感動
318票
路過
356票
高興
33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