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人生與社會 >> 解惑答疑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宇宙是怎樣産生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2916票  瀏覽282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13:32
  宇宙是怎樣産生的?它的最終歸宿如何?使宇宙保持有序和平衡的機制是如何運作的?這些問題一直是世人關注的話題。科學家和思想家們爲此進行了無盡的思考和探索,並總結出一些關於宇宙的理論。
  
  20世紀之前占主導地位的理論認爲,宇宙有無窮多維,它已恒久存在,也必將永遠存在下去。這一觀點稱作“靜態宇宙模型”,即認爲宇宙無始無終。該觀點是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石,它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認爲在沒有造物主的情況下,宇宙照樣能保持一個恒定不變的、穩定的物質集合。
    
  唯物主義思想體系認爲物質是絕對的存在,它否定了除物質之外的一切存在。這一思想體系源自古代希臘,在19世紀獲得了廣泛的接受,並發展成爲卡爾·馬克思著名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如前所述,19世紀的靜態宇宙模型奠定了唯物主義的基石。喬治·普裏策在他的著作《哲學的基礎理論》中指出,這個宇宙模型的基本出發點是“宇宙不是被創生的”,並進而論述說:
    
  “如果宇宙是被創生的,那它在開始時必定是不存在的,是被主接連不斷地創造出來的。要承認創生的概念,首先必須承認宇宙有不存在的那一瞬間,也就是說,有來自於無。這是科學所無法認可的。”[1]
    
  普裏策關於宇宙並非來自於無的論斷是基於19世紀盛行的靜態宇宙模型,當時他認爲自己的結論是絕對科學的。然而,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粉碎了唯物主義的基石──靜態宇宙模型等基本概念。今天,當人們邁向21世紀時,現代物理學用大量的實驗、推理和計算證明了宇宙確實有一個起點,是大爆炸的過程使之被創造出來的。
    
  宇宙有起點意味著宇宙原本不存在,它是被從無的狀態創生而到達有的狀態,也就是說,宇宙是被創生的。如果有一種事物是被創生的(此前它並不存在),那麽必然存在一個創造者。人類很難理解“無”中生“有”,因爲這個過程與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創造,如藝術品的創作或新技術的發明,是截然不同的。人的這些創造能力是通過事物的積累而構造出一種新的事物,而從無到有的創造是安拉的迹象,所有事物都是在瞬間以完美的形象出現,被創造的事物不存在一個模板,甚至在宇宙被創生的瞬間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還不存在。
    
  宇宙從無到有的躍變是造物主的明證,深刻理解這一點有助於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重新定位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態度。這也是許多科學家在諸多事實面前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原因,他們回避了造物主的存在,從而也就和解決矛盾的根源背道而馳。所以當所有的科學事實都導向一個造物主的存在時,他們只好設計出新的概念和理論,拆東牆補西牆,誤導人們的思想和價值取向,然而科學事實本身爲這些理論劃上了句號。
    
  下面,我們來簡單回顧宇宙被創生的科學過程。
  
  一、宇宙的膨脹
  
  1929年,在美國加裏福尼亞州的蒙特· 威爾遜觀測站,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 哈勃公佈了他的發現──這是天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當他用一個超級望遠鏡觀察星系時,發現從這些星系發出的光處於光譜中紅色的一端,而且星系離地球越遠,其光線離光譜紅端越近。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科學界。根據物理學中的規律,靠近觀測點的發光體發出的光線接近光譜的紫色端,而遠離觀測點的發光體發出的光線趨向光譜的紅色端。根據哈勃的觀察,從星系發出的光都趨向光譜的紅端,也就是說,這些星系正恒定地遠離我們地球。
  
  不久以後,哈勃又有了另一重大發現:星系和銀河不僅是在遠離我們,它們彼此之間也在不斷遠離。結論顯而易見:宇宙正在恒定地“膨脹”。打個比方來說,我們可以將宇宙想象成一個氣球的表面,當氣球不斷被吹得膨脹起來時,氣球表面任何兩點之間的距離就會不斷增大,這兩點會不斷地彼此遠離。宇宙的膨脹亦是如此。只有當宇宙膨脹時,宇宙中所有的天體才會彼此不斷遠離。
  
  實際上,理論界的發現比天文學上的觀測還早一些。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根據他在理論物理方面的計算,得出了“宇宙不是靜態的”這個結論。然而,爲了不和當時公認的靜態宇宙模型相衝突,他把自己的發現擱置在一邊了。後來,愛因斯坦坦言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不久,愛因斯坦的理論計算結果就被哈勃觀測證實了:宇宙確實在不斷膨脹。
  
  宇宙的膨脹對於現存的宇宙世界來講究竟有何重要意義呢?宇宙膨脹意味著沿著時間回溯,宇宙必定源自於一個點,這個點包含了宇宙萬物,卻是“零體積”、“無限維”的。宇宙正是從這個零體積的點突發性地擴張而成的。這個突發性的擴張標誌著宇宙的誕生,在理論學界稱作“大爆炸”。
  
  “零體積”是一個理論上的描述方法,因爲人們很難理解真正意義上的“無”。科學家們將“無”定義爲“零體積的點”。實際上,體積爲零就意味著什麽也沒有,不存在,也就是“無”。宇宙來源於“無”,換言之,它是被創生的。
  
  大爆炸理論表明宇宙中的萬物原本都是一體的,後來(經過大爆炸)才被分離開。大爆炸理論所揭示的這一事實,其實早在14個世紀前就已在《古蘭》中出現,當時人們關於宇宙的知識還相當有限:
  
  “不信者難道不知道嗎?天和地原本是連在一起的,而我開天闢地,我用水創造一切生命,難道他們不信嗎?”(《古蘭》21:30)
  
  根據這段經文,世界萬物,包括天體和地球此前都不曾存在,是從一點經過大爆炸之後,物質之間彼此分離,才形成今天宇宙的格局。
  
  比較《古蘭》經文和大爆炸理論,可以發現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大爆炸作爲一種科學理論,在20世紀才被人們提出和驗證;而14個世紀之前,這些結論已在《古蘭》中被昭示給人類,這的確是造物主的明證。
  
  宇宙的膨脹是宇宙被創造的最有力證據之一。同樣,早在1400年前,主就已昭示給我們了這一真理:
  
  “正是主以其大能創造了宇宙,真的,正是主使宇宙穩定地膨脹。”(《古蘭》51:47)
  
  二、大爆炸理論的發展
  
  顯而易見,大爆炸理論證明了宇宙源自於無,是被造物主──安拉所創造的。因而,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科學家拒絕接受大爆炸理論,而是傾心於穩態理論。著名的唯物主義物理學家愛丁頓坦說:“從哲學觀點上來說,我討厭當前那種認爲宇宙有個突兀性起源的看法。”[2]
  
  弗萊德·霍勒是被大爆炸理論所困擾的學者之一。20世紀中葉,他提出了穩態理論,該理論的主要觀點類同於19世紀的靜態宇宙模型,認爲宇宙是無限大的,且是永恒存在的。該理論問世的主要動機是支援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因而與認爲宇宙有起源的大爆炸理論背道而馳。這些狂熱擁護穩態理論的人爲此與支援大爆炸理論的科學家們進行了長久的爭論。然而,科學的日新月異卻不斷地揭示著他們的錯誤。
  
  1948年喬治·加莫夫提出一種與大爆炸理論相關的設想。他認爲,宇宙在經由大爆炸而形成時所發出的射線目前仍舊存在,而且射線應當是均勻地輻射到宇宙之中的。
    
  三、進一步的證據:宇宙背景射線
  
  1965年,科學家阿諾·潘茲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偶然發現了這種被稱作宇宙背景射線的特殊射線。這種射線自大爆炸早期生成,並至今存在。它不是從一個特定的光源發出的,而是從整個空間中均勻輻射出的,並且散佈在整個宇宙空間之中。兩位科學家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1989年,美國國家宇航局向太空中發射了宇宙背景探索號(COBE)衛星,用於研究宇宙背景射線。衛星上攜帶的敏感探測器只花費了8分鐘時間就驗證了潘茲亞斯和威爾遜的研究成果。COBE還發現了大爆炸的一些殘餘物。
  
  這項爲世界所公認的天文學上最偉大的發現,直接地證明了大爆炸理論。此後發射的COBE2號衛星也驗證了一些基於大爆炸理論的科學計算成果。
  
  大爆炸理論的另一重要證據是空氣中氫氣和氮氣的比例。最新的科學測算表明,當前宇宙中氫和氮的比例與大爆炸殘餘物中的氫氮比例相差不多。假如宇宙沒有開端,是永恒存在的,那麽宇宙中的氫早就該被消耗殆盡,全部轉化爲氮了。
  
  所有以上這些不爭的事實使科學界接受了大爆炸理論,大爆炸模型成爲科學家們近年來在關於宇宙的形成和起源方面所達成的共識。
  
  丹尼斯·西爾瑪曾與弗萊德·霍勒爲穩態理論並肩戰鬥了數年,此間他同反對穩態理論的人進行了無數次激烈的辯論。他後來承認自己捍衛穩態理論,並不是因爲自己堅信穩態理論是正確無誤的,而是因爲他希望這個理論能站得住腳跟。現在,在大爆炸理論的一個個有力的事實證據面前,他折服了。他承認這種辯論已沒有意義,穩態理論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3]
  
  美國加裏福尼亞大學的喬治·阿貝爾教授也發表聲明,認爲目前所有的事實材料都表明宇宙起源于數百萬年前的大爆炸,他承認除了接受大爆炸理論,他別無選擇。
  
  伴隨著大爆炸理論的深入人心,作爲唯物主義哲學基石的“永恒的物質”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那麽,大爆炸之前是什麽樣的,是什麽力量使宇宙從“不存在的狀態”通過大爆炸而形成的呢?用阿瑟·愛丁頓的話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唯物主義者最不喜歡的事實,即造物主的存在。著名的無神論哲學家安東尼·弗洛評述道:
  
  衆所周知,誠實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因而我不得不承認,無神論者已對現代宇宙學所達成的共識感到困惑,顯然,科學家們所提供的科學事實,即宇宙有其起源,在無神論哲學家這裏無法推導出來。只有當一切推理能以宇宙無始無終爲前提,無神論關於宇宙萬物的解釋才有可能不産生自相矛盾。雖然目前我仍堅信無神論的正確性,但面對大爆炸理論的挑戰,要指望無神論的思想前提站穩腳跟,的確並不容易。[4]
  
  大多數不盲從無神論思想的科學家們都已承認了至大的造物主在宇宙創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造物主創造了物質和時間,而主本身是獨立於物質和時間而存在的。著名的天文學家霍夫·羅斯說:“如果以宇宙的開端作爲時間紀元的起點,那麽宇宙的起源必定是由某一時刻的某一實體的行爲所致,而這一時刻在宇宙的紀元開始之前已經存在,並完全獨立于宇宙的紀元。這一結論對於我們理解造物主的屬性和本質是至關重要的,它告訴我們造物主既不是宇宙本身,也不是宇宙的一部分[5]。物質和時間都是由大能的造物主所創造的,而造物主是脫離一切物質和時間獨立存在的。這個造物主就是安拉──天園和大地的主宰。
  
  四、空間的精妙平衡
  
  實際上,大爆炸理論給唯物主義帶來的恐慌遠遠超過無神論哲學家安東尼·弗洛的自白,因爲大爆炸不僅證實了宇宙是被從無而創造的,而且證實了其創生的過程是以極其有計劃性、系統性和可控制的方式進行的。
  
  在宇宙從包含一切物質和能量的一點經由大爆炸而形成的過程中,所有物質和能量分散到空間的速度是極其驚人的,而且在瞬間形成了星系、銀河、太陽、地球及其它一切天體之間的完美平衡,控制物質之間平衡狀態的法則是物理學法則,這一法則對整個宇宙中任何物質都適用,而且從未更改過。這一切都表明,大爆炸之後在宇宙中構建了完美的秩序。
  
  但是,根據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一般的爆炸都是可怕的、有破壞力的,它使物體分崩離析,不可能形成有序的世界。例如,原子彈和氫彈的爆炸、瓦斯爆炸、火山爆發、天然氣爆炸等,這些爆炸都會造成驚人的破壞力。
  
  如果有人告訴我們,一個爆炸産生了有序的狀況──比如說在一次地下岩漿噴發後産生了一個完美的藝術品,如巨大的宮殿或雄偉的建築群──我們必定會下結論說,在爆炸的背後必有“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爆炸後的每一碎塊,使之移動到特定的位置。
  
  提出穩態理論的弗萊德·霍勒在與大爆炸理論對抗了多年之後,終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大爆炸理論認爲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普通的爆炸只是將物質彼此分離,而宇宙的大爆炸卻奇迹般地産生了相反的效果──物質彙聚而成了宇宙[6]。霍勒當初認爲大爆炸和有序性是一對矛盾,是因爲當時他帶著唯物主義的偏見並假設大爆炸是“無控制的爆炸”。實際上,因爲爆炸後産生的是有序,即爆炸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所以所謂的“無控制的爆炸”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正是由於他隨意地否認了造物主的存在,妄下論斷,才致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兩難境地。
  
  另外,大爆炸後所形成的這個有序的宇宙是適合人類居住的。一般來說,要形成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環境,需要許多複雜的條件,這個形成的過程決不是巧合。
  
  著名的理論物理學教授保羅·戴維斯計算了大爆炸之後宇宙膨脹的速度,從而得出一個另人難以置信的結論:如果大爆炸後宇宙膨脹的速度與實際速度有10^12分之一的差別的話,就不可能形成一種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
  
  精確的測量表明宇宙膨脹的速度正處於臨界值狀態,此時宇宙恰能擺脫自身的引力而永遠保持不斷膨脹。如果膨脹的速度稍慢一點點,宇宙就會因天體間相互擠碎而坍塌;如果膨脹的速度稍快一點點,宇宙中的天體就會衝破彼此之間的作用力而永遠分離,消失得無影無蹤。實際上,這種速度差異大於10-18時,就足以打破目前宇宙中精確的平衡狀態[7]。自大爆炸以來,決定宇宙發展演化的物理學規律在長達150億年的時間中從未改變過,這些規律也精確地控制著宇宙膨脹的速度。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其巨著《時間簡史》中陳述道,宇宙是建立在一系列計算和平衡之上的,其精確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提及宇宙的膨脹速度時,霍金說:
  
  “爲什麽宇宙在創生之初以幾近臨界的速度膨脹,而今一百多億年後,仍能保持以這種臨界速度膨脹呢?如果在大爆炸之初宇宙的膨脹速度減小10^17分之一,那麽宇宙在到達當前這種規模之前就崩潰了。”[8]
  
  保羅·戴維斯也解釋了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確平衡所揭示的事實:宇宙目前的結構對於影響其發展演化的參數具有強烈的依賴性,而這些參數的存在恰恰有力地證明了宇宙是被經過精心設計而創造出來的。[9]
  
  同樣,美國天文學教授喬治·格林斯坦在其著作《符號宇宙學》中寫道:“科學研究的成果表明,這一切背後必有一個超自然的主宰。”[10]
  
  五、物體的創生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宇宙中所有物質都是原子積聚組合的結果。那麽,原子又是由什麽構成的呢?其結構如何呢?
  
  考察原子的結構,會發現原子都有精致的構造,處處體現了匠心的設計和有序性。原子中心是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核外是電子,沿著固定的軌道以106米/秒的速度繞原子核旋轉[11]。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數量相等,質子所帶的正電荷與電子攜帶的負電荷保持著平衡。
  
  假如萬物的形成是不受控制的,則大爆炸之後會形成各種隨機事物,從而造成混亂。但實際上,每一物質在形成之初就有完美無暇的結構。舉例來說,在不同地域、不同時刻都有原子在形成,這些原子都經過精密的組織安排,好象它們是從同一個工廠中製造出來的。在由原子組成物質的過程中,原子之間雖然互有差異,卻能有效地組織成一個有意義的實體,而不會發生任何紊亂現象。同時,萬物均由最小的物質單元──原子構成,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這一切都是造物主存在的明證,主是萬能的,以其意願創造萬物。關於創造萬物,安拉在《古蘭》中說道:
  
  “主就是本真理而創造天地的。在那日,主說“有”,世界就有了。主的話就是真理。”(《古蘭》6:73)
  
  六、大爆炸之後
    
  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對宇宙的開端作了進一步的研究,他指出,宇宙萬物的存在不僅僅是簡單的巧合,而是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目前我們還無法探究清楚宇宙的諸多秘密。[12]
   
  羅傑·彭羅斯的思想給了我們有益的啓發,今天許多人錯誤地認爲這個和諧而完美的宇宙之存在是毫無意義的,所以他們活在世上只是在玩無聊的遊戲。實際上,大爆炸後形成的有序狀態決不是毫無意義的,科學界普遍認爲,這確實是宇宙形成的方式。
    
  簡言之,在考察宇宙這個大系統時,我們看到宇宙的存在及其運行機制存在著精妙的平衡和複雜中體現出的有序。顯然,這種平衡和有序決不是在爆炸後隨機形成的,産生有序的力量只能是超自然的。
    
  宇宙的有序性和精確性證實了有無限知識、大能的和睿智的造物主的存在。主從無創造物質,並不間斷地控制著萬物的運作,這個造物主就是安拉──天園、地球及此間一切事物的主宰。
  
  所有的科學事實向我們揭示了作爲19世紀的教條的唯物主義哲學,是如何被20世紀的科學證明其無效性的。
  
  現代科學通過揭示宇宙的組織性和有序性,證明了造物主的存在。主──安拉創造並統治著萬物。
  
  唯物主義,在披著“科學”的面具,迷惑世人長達幾個世紀之後,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該理論否定了安拉、否定了主是從無創造出有序的宇宙萬物的。將來,唯物主義將被以原始的、對抗推理和科學的思想載入史冊。

  原子結構中的有序性決定了整個宇宙。原子所組成的物質的有序運動,構成了宇宙萬物的運動和平衡。

  
  參考文獻
  
1. George Politzer, Principes Fondamentaux de Philosophie, Editions Sociales, Paris, 1954, p. 84
  
2. Recounted in Jaki, S. (1980) Cosmos and Creator Regnery Gateway, Chicago
  
3. Stephen Hawking, Evreni Kucaklayan Karinca, Alkim Kitapcilik ve Yayincilik, 1993, p. 62-63
  
4. Henry Margenau and Roy Abraham Varghese, eds., Cosmos, Bios, Theos, La Salle, IL: Open Court Publishing, 1992, p. 241
  
5. Hugh Ross, Ph.D., The Creator and the Cosmos, Navpress, 1995, p. 76
  
6. W.R. Bird, The Origin of Species Revisited,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91;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 1987, p. 462
  
7. W.R. Bird, The Origin of Species Revisited,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1991;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Philosophical Library in 1987, pp. 405-406
  
8. Stephen W. Hawking,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Bantam Books, April, 1988, p. 121
  
9. Paul Davies, God and the New Physic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3, p. 189
  
10. Hugh Ross, The Fingerprint of God, 2nd. Ed., Orange, CA: Promise Publishing Co., 1991, pp. 114-115
  
11. A Dorling Kindersley Book – The Science,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Dorling Kindersley Inc., p. 24
  
12. Stephen Hawking, Evreni Kucaklayan Karinca, Alkim Kitapcilik ve Yayincilik, 1993, p. 143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宇宙 起源
頂:118 踩:16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6 (69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2 (617次打分)
【已經有1316人表態】
381票
感動
293票
路過
308票
高興
33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