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神聖的古蘭 >> 古蘭經研究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古蘭經》的倫理道德思想(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3591票  瀏覽337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13:06

  法國社會學家葛斯塔夫·勒本博士在其《阿拉伯人的文明》一書中說:"《古蘭經》中的道德原理遠遠高於其他宗教經典的內容。"他的這個結論是在全面閱讀了《古蘭經》,並瞭解了其中關於道德的論敘之後得出的。

  《古蘭經》所倡導的各種美德

  (一)守正自潔

  在宗教學家看來,現實生活中,人類總是處於善惡兩種範疇的爭奪之中,往往因某種內在動機和外部影響,不是向善就是趨惡。宗教的重要目的則是通過說明邪惡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使人警惕,不被邪惡所誘惑,並勸導陷入罪惡淵藪的人應走上正路,而達到秉公無邪。守正是人類道德發展的要求,這一思想在一個民族當中一旦形成風氣,這個民族必然興旺發達,其社會必然和平安定。一個人如果沒有守正的願望,向善的思想就會淡薄,從而很容易掉入罪惡的泥沼。因而伊斯蘭教特別重視守正這一思想,它以令人神往和感人肺腑的辭章號召人們這樣做,並給守正的人們預許以巨大的報酬和今後兩世完美的歸宿。《古蘭經》說:

  凡說過"我們的主是真主",然後遵循正道者,?天神將來臨他們,說"你們不要恐懼,不要憂愁,你們應當?你們被預許的樂園而高興。在今世和後世,我們都是你們的保護者,你們在樂園享受你們所要求的一切。那是至仁至慈的主所賜的宴。"(41:30-32)

  "說過'我們的主是真主',然後遵守正道的人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46:13)指出,守正不移的人們,他們既不怕複生日的刑罰,也不擔心自己身後留下的一切。曾經有一個人來見穆罕默德,要求授予他一個囑告,穆罕默德就用這樣一句簡明扼要的話回答他:"你說:'我信仰真主了'你再守正不移。"

  和守正不移相一致的另一美德是"正己"。沈溺於不義和罪惡,常常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最壞的後果。因而《古蘭經》告誡自正其身而又治理社會的人們:誰在不義之後悔罪自新,真主必赦宥誰,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5:39)

  阿丹的子孫啊!如果你們同族中的使者對你們講敘我的?象,那末,凡敬畏而且修身者,將來都沒有恐懼,也不憂愁。(7:35)

  同守正含義切合的又一美德就是"自潔"。所謂"自潔"就是洗滌污垢、克服、缺點把自己置於美好高尚的境地、享受到應有的尊嚴。《古蘭經》敦促人們要自潔其身。告訴這樣的人將獲得成功。《古蘭經》說:

有教養的人確已成功。(87:14)

《古蘭經》還指出純潔者必自受其益,因而要人關心這一問題。

洗滌身心者,只以自己而洗滌。真主是唯一的歸宿。(35:18)

  指出守正、正己自潔能為陷入罪惡的人們打開希望之門,使他們轉向一種比較優美的人生,消除他們的失望情緒。如果這種思想在他們的心靈中佔有位置,邪惡的因素對他們就無能?力了。

  (二)行善

  人們往往把"施恩於人"解釋?"行善",阿拉伯語叫"伊哈桑尼",但是"伊哈桑尼"比"施恩"更?廣泛。如果翻閱一下阿拉伯語的字典,就會發現" 伊哈桑尼"意?幹好事,是同做壞事相對而言的,而善行則是指一切美好的行?。善行包括各種善的和能夠提高人類價值、矯正人類心靈的一切行?。

  "命人做好,止人做歹",這是《古蘭經》主要的一個倫理主張,《古蘭經》常常把歸信真主及信道並列?伊斯蘭教對人們的兩項主要教誨。有趣的是,《古蘭經》很少用穆斯林、信士這些字眼稱伊斯蘭教的信仰者,而是多處稱作"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歸信真主而且行善者"。不僅如此,在《古蘭經》的倫理道德思想中,行善與否是直接與人們能否獲得兩世的幸福相關的,也關係著人們能否得到真主的喜愛。《古蘭經》說:

真主的確喜愛行善的人。(25:195)

真主的慈恩是臨近行善的。(7:56)

自願行善者,必獲更多的善報。(2:184)

當然,《古蘭經》的主張行善和順從一樣,是一種有前提的倫理道德行?,這個前提就是要以信仰真主?基礎。《古蘭經》說

不信主者,他們的善功比如一堆灰……(11:18)

此外,《古蘭經》認為善功還能消除罪惡:

  你當在白晝的兩端和初更的時候謹守拜功,善行必能消除惡行。這是對於能覺悟者的教誨。(11:114)

《  古蘭經》曾經解釋善行應是人類的義務,人類應象真主施恩于人類似的,將這恩惠施之于?生。《古蘭經》解釋善行會給行善者帶來好處時說:

  如果你們行善,那末,你們是為自己行善,如果你們作惡,那末,你們是為自己作惡。(17:7)

  同時,《古蘭經》為提高行善者的地位,將行善與對真主的忠誠相提並論,說這是一個虔誠者應有的最高德行。《古蘭經》說全體歸順真主,且樂善好施,並遵守崇正的易蔔拉欣的宗教的人,宗教方面,有誰比他更優美呢?(4:125)

  誠心歸順真主而且行善事者,確已把握住堅固的把柄。(31:22)

  行一件善事的人,將得十倍的報酬。(6:160)

  行善的人將獲得更佳的報酬,在那日,他們將免於恐怖。(27:89)

  《古蘭經》提到的善行的表現有:在夜間力行拜功,在末夜祈求主的饒恕,而且從自己的錢財拿出一部分來解決乞求者和不幸者的急需,使他們的情況得以改善。《古蘭經》說:

敬畏的人們必定在許多樂園中,在許多泉源畔,接受他們的主所賞賜的。他們在生前確是行善的,他們在夜間只稍稍睡一下,他們在黎明時向主求恕,他們的財產中有乞丐和貧民的權利。(51:15-19)

  第二,為真主之道 而奮鬥,或者出力或者出錢。《古蘭經》說:

  為我而奮鬥的人,我必定指引他們我的道路,真主確是和善人一起的。(29:69)

  第三,遵循先知穆罕默德所傳的宗教-伊斯蘭教。《古蘭經》說:

  傳達實言的和承認實言的,這些人確是敬畏的,在他們的主那裏,他們得享受他們欲享受的幸福。那是對行善者的報酬。(39:33-34)

  所謂"傳達實言的"意指穆罕默德,"承認實言的"就是那些信先知、使命並是他的道路的追隨者。

第四,恕人。《古蘭經》說:

  ……你當饒恕他們,原諒他們。真主確是喜愛行善者的。(5:13)

  第五,忍耐。《古蘭經》說:

  你當堅忍,因?真主必不使行善者徒勞無功。(11:115)

  由此可見,《古蘭經》是鼓勵人行善的,上述各節經文都以許給行善者的最高精神理想而結尾。這是因行善者都具有敏銳的感情和鮮活的良知。行善者也許會遭到周圍人們的反對和不信,甚至受到他們的虐待,然而,他們《古蘭經》的訓誡中很快會得到慰藉,並以獲得真主的喜悅而感到鼓舞,並減輕自己遭受的苦楚。所以,《古蘭經》的訓誡能給行善者一種精神力量,使他們腳步堅定,心懷坦然。善行需要行善者作出犧牲和跟自我作鬥爭,需要不屈服於令人?惡的欲望,防止隨私欲之波,逐惡念之流。《古蘭經》鼓勵行善時極力闡明善行的高貴及其報償,以影響和控制人的心靈,使行善的願望成為人的本性。

  善行應施于何人,《古蘭經》將一些人列?優先施善的對象。首先是父母雙親,因為父母對子女來說的,確是有恩德的。《古蘭經》勸人向雙親行善,並且規定了對待雙親的態度和禮儀:

  你的主曾下令說: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們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前達到老邁,那?,你不要對他倆說:"呸!"不要呵斥他們,你應當對他倆說有禮貌的話。你應當必恭必敬的服侍他倆,你應當說:"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象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一樣。"(17:23-24)

  《古蘭經》還將那些同自己有親屬、鄰里關係的人和孤苦無依的人,列?施恩的?象,並成為一種義務:

  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任物配他,當孝敬父母,當優待親戚,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奴僕。真主的確不喜歡傲慢、矜誇的人。(4:36)

  這段經文概括了各種施善的對象,其中包括:父母親屬(包括兄弟叔伯、舅姨和他們的子女、近鄰和遠鄰、同伴或旅伴、或同學,同事等,還包括"旅客"--即中途中斷了旅資的旅行者,"手下的人"(在過去就是被人佔有的奴隸)。以上說明,   《古蘭經》所包括的行善就是人類為了實現和平及社會成員之間的相愛而渴求達到的目的。這種品德,一旦在人們中間佔據主導地位,那麼,人類社會將會受到善行的普遍蔭澤。

  (三)寬恕

  寬恕,只有明智的人能忍受他人無端的傷害的偉大心靈才能具有這一品德。《古蘭經》中不少地方提出恕人這一品德。比如:

  如果你們饒恕他們,原諒他們,赦宥他們,[真主就赦宥你們],因為真主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64:14)

  《古蘭經》號召人們以善對待他人的罪品行,消除人們之間的仇視,而代之以和睦。因此,《古蘭經》明確指出:

  善惡不是一樣的,你應當以最優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那麼,與你為仇者,忽然間變得親如密友。(64:14)

當然,《古蘭經》也指出對於那些惡人、惡行,也要進行有必要的鬥爭。既然有些人有侵犯他人的天性,伊斯蘭教就規定了制止這種人墜入迷誤的辦法,那就是不過分、不行虧的以其人之道還治於其人之身。《古蘭經》說 :

  如果你們要報復,就應當依照你們所受的傷害而報復。如果你們容忍,那對於容忍者是 更好的。(16:126)

  (四)誠實

  對於保證一個社會的安定及其成員之間的團結來說,沒有一種品德比誠實顯得更?重要,因此誠實被認?是社會的基本美德之一。《古蘭經》要求信士們說:"信士們啊!你們應當敬畏真主,應當說真話。"(33:70)並指出說真話導人於善,導人于天國。

  責任感是誠實的一種表現,是一個社會維持並從而獲得安寧的重要支柱之一。因而伊斯蘭教主張自己的信徒應該具有這樣的美德。《古蘭經》在述及信徒們的標準時說:

  他們是尊重自己所受的信託和自己所締的盟約的。(23:8)

  言而有信是誠實的又一種表現,具備這種美德的人將在生活中獲得成功。《古蘭經》提倡這種美德,它通過讚美先知易斯瑪儀的口吻說:

  你應當在這部經典中提及易斯瑪儀,他確實是重承諾的,他是使者,又是先知。(19:54)

  由於誠實對社會十分必要,因而《古蘭經》對此絲毫未疏忽,而是將他和那些能夠提高人類集體意識、助其擺脫有損這個集體存在的各種弊端的美德同樣加以提倡。

  (五)公正

  伊斯蘭教的理想之一,就是責成其信徒要丟掉一切與自身有關的考慮,主持人世間的公道。《古蘭經》說:

  通道的人們啊!你們當維護公道,當為真主而作證,即使不利於你們自身,和父母和至親。無論被證的人,是富裕的,還是貧窮的,你們應當秉公作證,真主是最善於關切富翁和貧民的。你們不要順從私欲,以至偏私。如果你們歪曲事實,或拒絕作證,那?,真主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為的。(4:135)

  不僅如此,《古蘭經》還命令穆斯林即使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也要遵行公正這一原則。真主說:

  信道的人們啊!你們當盡忠報主,當秉公作證,你們絕不能因為怨恨一夥人而不公道,你們當公道,公道是最近於敬畏的。你們當敬畏真主,真主確是徹知你們的行?的。(5:8)

  《古蘭經》曾多次提及要人主持公道及重視其事,如:"你們替人判決的時候要秉公判決。"(4:58)《古蘭經》還命令人說話要堅持公正。如:"當你們說話的時候,你們應當公平,即使你們作證的是你們的親屬。"(6:152) 《古蘭經》還指出真主所以派遣先知就是要實現公正:

  我確已派遣我的?使者,去傳達我的許多明證,並降示天經和公平。(5:2)

  (六)互相合作

  精神生活的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善事而合作,把社會生活推向更高更先進的水平,以便造福於人民大?。《古蘭經》是十分重視人們之間的互相合作的。《古蘭經》說:

  你們當為正義和敬畏互助,不要?罪惡和橫暴互助。(5:2)

  《古蘭經》要人合作為善和敬畏。善良是一個複義詞,包括各種美德和敬畏等內容。其中的意思是懼怕真主,為?順從真主而工作。所以做善事和為敬畏而合作的意思,包括產生各種好的效果的事業而互相合作的,無論這種事業是後世幸福的媒介,或是推動一個民族前進的手段。此段《古蘭經》的下一句是禁止罪惡和侵犯行?。罪惡,字面意思就是幹不法之事,包括所有不道德的行?;侵害就是赤裸的行虧。所以罪惡和侵害概括了一切能給予人或社會帶來腐敗和損失的醜陋行?。仔細推敲這段經文,就可發現《古蘭經》不只主張合作,而且將合作限於善事和敬畏,近而要人警惕違抗真主,損害他人的相互勾結。因而伊斯蘭教不主張籠統的合作,只主張在造福於自身和他人的範圍內結成集體,並給大家帶來幸福和安定的那種合作。

  (七)捨己救人

  捨己救人是歷代獻身於人類事業的仁人志士的美德,這一美德對於加強社會之間的友愛,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有重大的作用。《古蘭經》主張這一高尚美德,並高度讚揚了具有這一美德的人們。《古蘭經》說:

  ……他們雖然有急需,也願把所有的讓給那些教胞。能戒除自身的貪吝者,才是成功的。(59:9)

  據說這段經文降示的背景是:有一個人去見穆罕默德,說他突遭窘況。穆罕默德派人到自己妻室處看有什?東西周濟他,但發現她們那裏空無一物。遂對於信士說:"有誰今夜招待一下這個人?"艾布·塔勒哈應聲而說:"我可以招待。"艾布·塔勒哈回到家裏,對妻子說:"請你招待真主使者的客人吧。"他的妻子回答說:"啊!我這裏除了孩子的晚餐外,別無什?。"艾布·塔勒哈說:"孩子若要吃晚餐,可哄他睡覺,你去將燈熄了,我們?先知的客人忍饑過夜吧。"她照辦了。天亮後,那人來到穆罕默德那裏,穆罕默德向他說:"真主昨夜稱讚艾布·塔勒哈夫婦,向他倆隆示了:'他們雖然有急需,但也願把自己所有的讓給那些教胞'的經文。"這個事例,向那些?人類幸福尋求高尚精神情操的人提供了借鑒。

  (八)近賢遠惡

  有句格言說得好:"知其友必知其人。"所以結交良友被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有了良友,遇事可以相商,有難可以相幫,忠言和勸導可促人走向真理之路、獲得人生的成功。因而不少名人、偉人和在生活道路上成功的人,都將自己成功原因歸之于善於選擇良師益友的、並能按他們的指導和忠告而行事。《古蘭經》主張要選擇服從真主、棄絕罪惡的良友,說:

  在早晨和晚夕祈禱自己的主而求其好意者,你們應當耐心的和他們在一起,不要藐視他們,而求今世生活的浮華。我使某些人的心忽視我的教訓,而順從自己的欲望。他們的行?是過分的,這種人你們不要順從他們。(18:28)

  命令先知和每個信徒結交那些走在真主正道上的人,也就是心地善良的、忠誠老實、重視親友、主持公道的人,效法他們,吸取他們的美德,而且不要?取得生活中某些虛偽的利益而棄絕他們去同與他們對立的人們?友。《古蘭經》還禁止同那些其心不正的、恣意妄為、行事不公的人相交朋友,並在此意義上說:

  你應當避開那違背我的教誨,卻只欲享今世生活者。(53:29)

  你不會發現確信真主和末日的民?,會與違抗真主和使者的人相親相愛,即使這等人是他們的父親,或兒子,或兄弟,或親戚。(58:22)

  穆罕默德也曾說:"好友如同帶麝香者,惡友如同吹風箱者。帶麝香者他可給予你,或賣給你,或者你從他身上聞到香味;而吹風箱者,不是燒著你的衣服,就是給你帶來一股臭味。"以上就是伊斯蘭教選擇好人?友的熏導,目的是借著良友走上正路,免入歧途。

  (九)講究禮節

  具有文明傳統的民族,都十分重視禮節和良好的習慣。伊斯蘭教以滿足人的身體和精神的需求為己任,因此沒有忽視信徒必須奉行的禮節,而是對它給予足夠的重視,並作了很多具體的規定.

  《古蘭經》提到:

  如果你們發現別人家裏沒有人,你們不要進去,直到你們獲得許可。如果有人對你們說:"請轉回去!"你們應當立即轉回去,這對於你們是更純潔的。真主是全知你們的行為的。(24:28)

  這裏指出了訪問客人的禮節。《古蘭經》指示父輩們要教育子女在三個時間內進入長輩住所時要請求許可:

  信士們啊!教你們的奴婢和你們中尚未成丁的兒童,三次向你們請示,晨禮之前,正午脫衣之時,宵禮之後,這是你們三個不防備的時候。除此以外,你們和他們無妨隨便往來。(24":58)

  伊斯蘭教規定了請求許可和祝安是一個方面,從另一方面還督促人們要答禮,對祝安致敬不回答是一種可鄙的習慣,說明受禮者傲慢看不起人,也容易引起誤會。所以,伊斯蘭教命令接受致敬者要以更好的言辭回答。《古蘭經》說:

  有人以祝詞祝賀你們的時候,你們應當以更好的祝詞祝賀他,或以同樣的祝詞回答他。(4:86)

  《古蘭經》沒有忽視教育信徒注意道德的任何方面,沒有忽視把他們的習俗提高到能?他們帶來幸福的程度。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古蘭研究
頂:146 踩:18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82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 (811次打分)
【已經有1626人表態】
456票
感動
384票
路過
381票
高興
40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