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及當代意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回族研究》    作者:王升雲 李安輝
熱度4401票  瀏覽51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6月27日 14:55

摘要:儉而不吝是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的重要內容。節儉為本是中國穆斯林的行為準則,伊儒相通是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的理論來源。中國穆斯林的節約習慣是一種文化自覺行為,也是一種道德涵養。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強調“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之際,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字: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當代意義

節約型社會包括資源節約觀念、機制與體制等,是反思人類浪費行為而提出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模式。在我國宣導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價值之際,有關節約的研究引起了黨政部門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視。近年來,學術界多從能源、道德、社會關係等方面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展開了宏觀研究,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如費雲良的《關於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幾點思考》,李海鷗的《建設節約型社會應處理好五大關係》,曉亮的《節約型社會的經濟學思考》,等等。但是,學術界對民族文化節約理念與少數民族節約的行為規範等微觀方面研究不夠。本文揭示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的內涵,挖掘其理論根源,探討節約的當代意義,對構建我國節約型社會有著積極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一、儉而不吝:節約理念的內涵

目前,我國有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塔吉克、東鄉、撒拉、保安等10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人口2000多萬。中國穆斯林的節約理念肇源於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儉而不吝是中國伊斯蘭文化的重要理念,主要包括三層涵義。

一是消費而不浪費,提倡節制。伊斯蘭教提倡節約,但不反對消費。“我在大地上為你們和你們所不能供養者而創造了許多生活資料。”(15:20)“每一種事物,我這裡都有其倉庫,我只依可知的分量而降下它。”(15:21)“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2:168)。伊斯蘭教認為真主為人類提供佳美的食物和服飾等豐富的生活資料,人類理當可以享用與消費。“真主已准許你們享受的佳美食物,你們不要把它當作禁物,你們不要過分。真主的確不喜愛過分的人。”(5:87)“阿丹的子孫啊!每逢禮拜,你們必須穿著服飾。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7:31)“不過分”在《古蘭經》中最初不是指“節約”,它是針對古阿拉伯社會的某些習俗而言。伊斯蘭教創立前,古萊氏人與大多數的阿拉伯人在朝拜克爾白時,有赤著上身游轉于天房,並且在此期間有禁用肉食的習俗。針對“赤著上身游轉于天房”和針對“吃不合教法的食物”,伊斯蘭教認為這些習俗是不符合伊斯蘭教法的規定,是“過分”的行為。《古蘭經》說:“阿丹的子孫啊!我確已為你們而創造遮羞的衣服和修飾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為優美”(7:26)。“你說:‘真主為他的臣民而創造的服飾和佳美的食物,誰能禁止他們去享受呢?’你說:‘那些物品為信道者在今世所共有,在復活日所獨享的。”’(7:32)《古蘭經》說:“你們當吃真主所供給你們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你們當敬畏你們所信仰的真主。”(5:88)隨著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不過分”逐漸演變成為伊斯蘭教的節約理念,是消費而有節制的意思。

二是節約而不吝嗇,提倡適度。伊斯蘭教是一種積極人世的宗教,主張“兩世兼顧”,既要求穆斯林考慮現世,更要求穆斯林著眼于將來,安分守中,兩世幸福。在消費觀上,伊斯蘭教不抵制消費,但堅決反對浪費,認為浪費違反真主的意志,同時,認為浪費和吝嗇都是不可取的行為。“吝惜真主所賜的恩惠的人,絕不要認為他們的吝惜,對於他們是有益的,其實,那對他們是有害的;復活日,他們所吝惜的[財產],要像一個項圈一樣,套在他們的頸項上。天地間的遺產,只是真主的。”(3:180)伊斯蘭教既反對奢侈,也不提倡過分節儉和吝嗇,過分節儉和吝嗇,也是一種罪惡,同樣是可怕的行為。伊斯蘭教憎惡不為主道而奉獻的吝嗇之徒。“主道”包括興建清真寺、宣揚伊斯蘭教、興辦學校、賑濟貧民等公益事業。“你們這等人啊!有人勸你們為主道而費用,你們中卻有吝嗇的。吝嗇的人自受吝嗇之害。”(47:38)“他們用錢的時候,既不揮霍,也不吝嗇,謹守中道”(25:67);“中道”即適度,反對過度,保持勤儉。

三是節儉而不揮霍,提倡扶危濟貧。伊斯蘭教提倡節約而不吝嗇,反對揮霍無度的行為,認為:“揮霍者確是惡魔的朋友,惡魔原是辜負主恩的。”(17:27)伊斯蘭教提倡節約的同時,提倡樂善好施,反對聚斂財富,為富不仁,號召穆斯林慷慨解囊,將物質周濟給貧民和需要幫助的人。這是節約的最高境界。“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你當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樣。”(28:77)“當孝敬父母,當優待親戚,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侶,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奴僕。”(4:36)“你應當把親戚、貧民、旅客所應得的周濟分給他們,你不要揮霍。”(17:26)伊斯蘭教認為施捨救濟是一種道德的正義之舉。《古蘭經》說:“你們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都不是正義。正義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經,信先知,並將所愛的財產施濟親戚、孤兒、貧民、旅客、乞丐和贖取奴隸,並謹守拜功,完納天課,履行約言……這等人,確是忠貞的;這等人,確是敬畏的。”(2:177)伊斯蘭教所提倡的節約而周濟窮人的理念與阿拉伯人的經濟利益和道德標準有著密切關係。麥加古萊氏人善於經商,他們發展了西元5世紀末雜湊姆與南北各國締結的“雙邊商務協定”與“安全契約”,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商務協定與安全契約不僅為麥加古萊氏人的商業發展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還為伊斯蘭教的傳佈與阿拉伯半島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但是,商業的發展、商業大貴族的出現使得貧富分化極其明顯,階級鬥爭日益激化,貧苦人迫切盼望改變自己的地位。要聯合團結貧困人,佈施救濟既對統一阿拉伯半島有利,也對伊斯蘭教的廣泛傳佈有利。佈施救濟行為是符合當時阿拉伯人所奉行的“豪俠仗義”的道德標準。豪俠是勇敢、慷慨的意思,仗義是宰牲待客、濟困扶貧的意思。豪俠仗義被阿拉伯遊牧部落認為是道德的最高標準,這一道德行為也被穆罕默德認為是嘉言懿行而推廣。因此,這一道德行為在伊斯蘭教創立初期便成為衡量穆斯林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

二、節儉為本:節約理念的主要表現

節儉為本是中國穆斯林的行為準則。中國穆斯林以節儉為本,約束自己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穆斯林以齋戒為載體培養節約的良好習慣。伊斯蘭教義規定:每年教曆九月齋戒期間,除小孩、老弱病人、孕婦等特殊情況外,穆斯林必須齋戒,以理智抑制欲念。“信道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183)齋戒是穆斯林必須完成的“念、禮、齋、課、朝”五種宗教功修之一,對穆斯林體會饑渴的滋味、培養節約的良好習慣有重要的作用。齋戒是穆斯林修身養性、滌蕩身心、使精神昇華的重要方法。明朝王岱輿認為:“夫齋之義有三:曰‘省過’,曰‘節欲望’,曰‘清心’。齋戒還能在特殊時期起到組織穆民艱苦奮鬥、團結一致的作用。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各地回民以齋戒精神厲行節約,支援前線,同仇敵愾,共同投入抗日洪流,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第二,珍惜自然資源。伊斯蘭教認為,自然資源是真主賦予人類的生存條件,人類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要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以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由於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休養生息和持續發展的前提,因而人類在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要保護自然環境,尤其要珍惜土地資源。“他為你們而以大地為安息之所,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以便你們達到旅行的目的地。”(43:10)在珍惜自然資源理念的引導下,穆斯林在建造民居時,程式比較簡單。在住宅地的選擇上,一般不講陰陽,不講風水迷信,合適就行。同時,西北穆斯林民居在建築形式上反對結構、佈局、造型、裝飾的繁文縟節,提倡簡約實用的建築裝飾,追求實用、簡樸的建築風格。

第三,愛惜食物。伊斯蘭教認為:穆斯林應當把盛在碗碟中的食物全部吃乾淨,每一口食物都隱藏著真主的恩賜。踐踏糧食是穆斯林的一大忌諱。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在招待客人時,先鋪餐布,忌諱踩或從餐布上跨過去。客人應把碗中的飯吃乾淨,不能將飯粒落地,萬一掉到地上,也要揀起來放在餐布上。在清真餐館點菜或吃麵食時,穆斯林要把自己盤中的食物吃乾淨,不要浪費;如果有吃剩的拉麵及飯菜,不能隨便扔入垃圾桶,而應該用專門的工具貯存起來,餵養牲畜。維吾爾族、回族穆斯林忌諱踐踏堿鹽及各種食物,也忌諱向火和堿鹽吐唾沫。塔吉克族穆斯林對糧食和食鹽也極為珍惜,憎恨浪費和踐踏糧食和食鹽的人。

第四,從簡的習俗。穆斯林的喪葬習俗嚴格遵循著伊斯蘭教規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基本原則。土葬,指人去世後,不需棺材,遺體以土掩埋。“葬則掘土穿壙,斂以衾,而無棺槨,亦不封不樹,故不害其田疇”。在選擇墳地時,穆斯林不迷信風水,只要乾燥、平穩的地方就行。穆斯林主張本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對多占地盤。薄葬即主張葬事從儉,不講究任何排場,不用殉葬品,不送花圈帳聯、不放鞭炮、不敲鑼打鼓或使用其他樂器,禁止設靈位、掛遺像,也不擺設祭祀台和供品等。出殯儀式簡單,一般不動用車輛,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速葬是根據伊斯蘭教“三日必葬”的規定,一般是早上無常,下午埋;晚上無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過三天。清初回族著名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擇要解·喪葬篇》中認為:“按聖教,翌日必葬。蓋謂屍以入土為安,不得久停。”為達到速葬的目的,穆斯林還遵循“天下黃土皆可葬人”,堅持逝世在哪裡就葬在哪裡的原則,不長途運屍回鄉埋葬,也不強調亡人必須回故鄉與祖宗埋葬在一起,以節省人力與物力。

三、伊儒相通:節約理念的理論來源

節約是中國穆斯林約定俗成的一種日常生活習慣。中國穆斯林節約的理念是“伊儒相通”的結果。“伊儒相通”是指伊斯蘭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趨同交融性。“伊儒相通”主要通過“以儒詮經”的形式。“以儒詮經”又稱“以儒釋伊”,是指明清之際伊斯蘭教學者、經學家以儒家學說解釋伊斯蘭教經典,並使伊斯蘭文化的精華部分與中國傳統文化互相滲透與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內涵豐富的中國伊斯蘭文化。

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溯源於伊斯蘭教。唐永徽二年,即西元651年,伊斯蘭教傳人中國。隨著伊斯蘭教的廣泛傳佈和阿拉伯商人的來華,以及元末明初回族等新生民族的形成,伊斯蘭教成為回族、維吾爾族等10個少數民族的精神支柱。這些民族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遵循伊斯蘭教法的規定,恪守《古蘭經》、“聖訓”的訓導,履行伊斯蘭教的宗教功修。節約理念逐漸被中國穆斯林所接受,成為中國伊斯蘭教文化的一部分,也成為中國穆斯林重要的道德風範與倫理準則。例如伊斯蘭教的五項基本功課“念、禮、齋、課、朝”中的“課”功,又稱“天課”,是伊斯蘭教法規定的“施捨”,即“奉主命而定”的宗教賦稅,又稱“濟貧稅”,後來成為中國穆斯林自願捐出的一種慈善性施捨,被視為一種“善功”。宋趙汝適《諸蕃志》記載“有番商,日施那幃,大食人也。輕財樂施,有西土氣習。”明朝馬歡《瀛涯勝覽》曰“忽魯謨斯,風俗淳厚,故無貧俗之家,或一家遭禍致貧,眾皆贈以衣食財物而救濟之。”清朝袁大化《新疆圖志》曰:“其教重愛群合眾,有不能自存活者,相與助貲財,謀生聚。遇糊口遠人,貲而遣之。”

節約是包括10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老子》稱:“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儉”同“嗇”,意為愛惜、保養,是老子持守而保全的三種寶貝之一,是修身處事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墨子·體過》認為:“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勤儉節約國家昌盛,奢侈浪費將導致國家滅亡。《左傳》把儉樸作為培養良好道德的基礎,把奢侈看成是一切惡行的根源:“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諸葛亮《誡子書》認為“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唐代李商隱《詠史》“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代前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是“因勤儉而成功,因奢侈而破敗”。唐文宗“去奢從儉,勵精圖治”。明代朱元璋宣導“節儉為本”思想,認為“勤儉為治身之本,奢侈為喪家之源。作為人主,當遠聲色,去奢靡,清心寡欲”。

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是伊斯蘭文化與儒家文化共生共存、融會貫通的結果。伊斯蘭教的節約理念是中國穆斯林信仰的一部分。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約理念在伊斯蘭教學者、經學家的大力推崇之下被廣大穆斯林所接受。明末以來伊斯蘭教學者、經學家結合儒家思想,大力推崇節約,反對浪費。明清回族伊斯蘭學者王岱輿、馬注、劉智、馬複初等人,用“以儒詮經”的形式,對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等加以明析化和系統化,特別是王岱輿在《正教真詮》中以“指迷歸正,勸人作善,止人為非”的宗旨,闡述了穆斯林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王岱輿在《正教真詮》“體察”一節中提醒穆斯林分清楚節儉與吝嗇相差懸殊很大,不要混淆是非。“節儉之與吝嗇,剛勇之與強暴……勤謹之與貪多,寬仁之與姑息……毫釐之分,相隔甚遠,切勿混為一體”,並認為:“正則為一清真、偏則為自用,至要工夫,無非克已、有已之間,形狀雖同,是非懸隔,一善一惡。”中國伊斯蘭教史學家、回族學者馬以愚在《中國回教史鑒》中談到“廉貨財”時認為:“奢則不孫,儉則固矣。”因此,明末以來伊斯蘭教學者、經學家“以儒詮經”,將儒家經典與伊斯蘭文化相結合,將節約作為宗教功課來要求穆斯林遵循,這與把節約作為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來弘揚是共生互融、共生互補的。隨著伊斯蘭教的廣泛傳佈,伊斯蘭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的節約理念被中國穆斯林代代傳承,相沿成習,成為帶有宗教色彩的約束穆斯林行為的日常道德規範與習俗。

四、儉故能廣:弘揚節約的當代意義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即慈愛所以能勇武,儉嗇所以能寬廣。對於“儉故能廣”,《韓非子·解老篇》說:“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聖人寶愛其神則精盛,人君重戰其卒則民眾,民眾則國廣。”王弼注解認為:“節儉愛費,天下不匱,故能廣。”收斂貪欲而甘於恬淡,順乎道義而有所節制,故而能節約而不奢侈,這乃是儉之德。中國穆斯林的節約理念是一種文化自覺,也是一種道德素養。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強調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之際,中國伊斯蘭文化節約理念有著積極的意義,值得大力弘揚。

首先,崇尚節約、反對浪費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資源的流失,能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民生問題凸顯。党和政府及時提出了建立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中國穆斯林利用新能源,變廢為寶。節約型社會建設既要求注重可持續的、資源節約的生產模式,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也要求注重適度消費的生活模式。節儉、適度的消費理念是節約型社會樹立文明消費和可持續消費的重要理念,是營造一個和諧的消費環境的重要內容。河南省南陽縣和湖北宜城王台回族村的穆斯林利用農作物秸稈、牛羊糞便和居民廢棄物建起沼氣池。河北孟村鎮穆斯林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村”,並積極投資建成垃圾池,自主處理生活以及部分工業垃圾。

其次,穆斯林儉而不吝的理念與賑濟貧民的行為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訴求。穆斯林認為“信士們皆為教胞,故你們應當排解教胞間的紛爭”(49:4),“穆斯林是弟兄,應互不欺壓和互不拋棄”,要求像對待兄弟般來對待教胞。教胞有難,就是兄弟有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渡難關。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收入,自願施捨和救濟那些貧困者和生活上有困難的教胞,即完納天課。天課是伊斯蘭教的扶貧基金。中國貧困穆民都會得到“多斯提”的無償賑濟,如果有人“無常”了,也會拿出“念散”錢的一部分捐給貧困穆民,同時,清真寺也會出“乜貼”給貧困穆民。這對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再次,中國穆斯林的節約理念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中國穆斯林的節約理念不僅體現在人與人的和諧,還體現在人與環境的和諧,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表現。“真主創造天地,並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果實,作為你們的給養。”(14:32)伊斯蘭教認為,自然生態是真主創造的一切客觀存在,人類應該遵循自然生態客觀規律性,並利用這種規律來規範自身行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以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例如新疆維吾爾族開創的葡萄長廊就是一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典型案例。勤勞的維吾爾族農民為了節約耕地、同風沙作鬥爭,在田間道旁種植葡萄,路邊搭架,多占天少占地。葡萄長廊的建設既節約了土地,又增加了經濟效益,還保護了生態環境,改善了農田小氣候,美化了農村環境,開拓了旅遊資源的發展前景。穆斯林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構建人與環境的和諧的案例應大力提倡,推廣到其他地區和其他領域,以便加快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步伐。

最後,中華民族是以勤儉節約為傳統美德的民族。崇尚節約,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是中華各民族的歷史使命。建設節約型社會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做起。中國穆斯林的節約是一種健康科學文化的習慣與素養,是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應將其推廣到各行各業,利用現有的、有限的資源,實現效益與效率的最大化。同時,中國穆斯林崇尚的節約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表現,是一種執著的文化追求與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文化理念,對增強公民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對我國建立健全節約型社會的體制以及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深遠的影響。

(作者單位: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伊斯蘭 節儉
頂:176 踩:20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 (101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1 (933次打分)
【已經有2081人表態】
587票
感動
467票
路過
485票
高興
54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