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地拉那市長許諾建大清真寺

熱度9082票  瀏覽136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0年12月07日 23:51

地拉那清真寺,建於1794年,是阿爾巴尼亞首都的標誌性建築,被政府列為歷史文物。

阿爾巴尼亞的首都地拉那﹐在今年開齋節那天﹐市長艾迪‧拉瑪在節日賀詞中說了一句﹕“在我們首都﹐穆斯林需要有一座代表國家形像的清真寺。 其他兩種宗教都有了他們的祈禱場所。”  他說﹐這座清真寺最好的位置﹐應當選在國家大劇院後面。

這個消息使飽受壓制的阿爾巴尼亞穆斯林感到驚訝。  塔巴科富清真寺伊瑪目埃爾維斯‧納奇說﹕“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使全市穆斯林感到振奮。  於是﹐媒體和民眾對市長的宣言﹐紛紛猜測。 有人說阿爾巴尼亞過去為了討好蘇聯﹐搞無神論﹔如今又投靠西方國家 ﹐阿諛奉承﹐對伊斯蘭故意壓低嗓門﹐抬舉基督教。  今天看到了伊斯蘭在世界上的勢力強大﹐又撿起伊斯蘭為自己涂脂抹粉。 阿爾巴尼亞交通部長索克爾‧沃里達斯說﹐市長說話的動機是想到明年的市長選舉。 市長是社會主義黨份子﹐是一會中的反對派﹐只是競選宣傳﹐不加思索﹐一派胡言﹐在大劇院後面沒有建造清真寺的地面﹐在地拉那的城市規劃圖上沒有國家大清真寺的位置。

自從在1991年蘇聯解體和阿爾巴尼亞發生社會變革以來﹐穆斯林人口佔絕大多數的阿爾巴尼亞人強烈要求在首都建造國家大清真寺﹐1992年當時的總統薩利‧貝里沙曾經許諾儘早動工﹐而且在國會大廈附近隆重舉行了奠基儀式﹐預計建造的新清真寺將面朝市中心的納瑪茲佳廣場。

總統的計劃遭到天主教勢力反對﹐他們的首領是阿爾巴尼亞國會議長波傑特‧艾伯諾利。  他堅持認為﹐阿爾巴尼亞的政治確定為西方化的世俗體制﹐不是伊斯蘭國家﹐在首都國會附近建造清真寺﹐會引起歐洲國家誤解。

在首都建造大清真寺的規劃拖延了二十年﹐而在此期間﹐首都先後建造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而阿爾巴尼亞穆斯林在極左之後又遭到西方代理人的歧視。  2002年﹐一座嶄新的天主教堂建成﹐當時的阿爾巴尼亞總理馬伊科參加了竣工典禮。  他在表示祝賀時說﹐下一步計劃是建造首都大清真寺﹐但從那以後石投大海﹐杳無音信。

阿爾巴尼亞自古以來是穆斯林國家﹐居民中70%以上是穆斯林。  這個巴爾干小國﹐近代以來多次受到戰爭動亂和思想文化衝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被歸為蘇聯勢力範圍﹐實行極左的共產主義體制﹐曾經在1960年代宣佈“世界上第一個無神論”國家﹐消滅一切宗教﹐至今餘毒猶存。

今天﹐地拉那市長拉瑪宣佈將動工建造曾經許諾過二十年的首都大清真寺﹐決非他心血來潮﹐而是當今世界局勢發展的結果。 阿爾巴尼亞穆斯林遭受近代百年多次衝擊和迫害之後﹐世界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穆斯林對伊斯蘭的認識也經歷了嚴厲的磨煉。  早年的知識份子曾經認為伊斯蘭是社會落後的根源﹐蘇聯的馬列主義使他們頭腦發熱﹐盼望一步邁入人間天堂。  在他們經歷了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反復週折之後﹐發現伊斯蘭代表了人類高尚文明﹐可以避免極左的殘暴和西方文化的腐朽。 穆斯林在歷史的曲折和教訓中覺悟了﹐伊斯蘭在阿爾巴尼亞的復興﹐是必然的未來。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清真寺
頂:371 踩:43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6 (191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9 (1783次打分)
【已經有4576人表態】
1245票
感動
1072票
路過
1050票
高興
120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