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今世﹐必有後世-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信仰 > 信仰

有今世﹐必有後世

  《古蘭經》說﹕“迷惑世人的﹐是令人愛好的事物﹐如妻子﹑兒女﹑金銀﹑寶藏﹑俊馬﹑牲畜﹑禾稼等。 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而真主那裡﹐卻有優美的歸宿。

  你(穆罕默德)說﹕‘我告訴你們比這更佳美的﹐好嗎? 敬畏者得在他們的主那裡﹐享受下臨諸河的樂園﹐他們得永居其中﹐並獲得純潔的伴侶﹐和真主的喜悅。’ 真主是明察眾僕的。”(3﹕14-15)

  這是真主命令他的使者向信道者的聲明和教化﹐人們所看到以及所嚮往的今世美化生活都是來自真主的造化和恩賜﹐但都是“迷惑世人的﹐是令人愛好的事物”﹐而比這些更為佳美的事物都在真主那裡﹐等待著信士歸宿之後得以享受永久。 這些更為佳美的事物﹐將在後世成為現實﹐非今世活著的人所能看見﹐只有真主的啟示和許諾﹐這就是對信士忠誠的考驗。 歸信真主的穆斯林對真主在《古蘭經》中的啟示沒有任何懷疑﹐必然信以為真理。 這是穆斯林與不信道者的根本區別﹐那些人生活在蒙昧的理念之中。

  不信道者的迷誤之一﹐就是不相信有後世﹐只貪圖今世眼前的生活和福利﹐他們常說﹕“生命易逝﹐及時享樂。” “人生只有一次機會﹐活著就是一場爭奪﹐生存就是競爭。” 在世俗社會中﹐絕大多數人不願思考後世﹐不承認有後世﹐“浮生若夢”﹐“人死如燈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為今天而活”﹐悲天憫人的情緒和語調﹐為自己放棄信仰找借口﹐把道德和正義都說成是虛偽的迷信。

  這是人性的卑劣和弱點﹐《古蘭經》中揭示得十分徹底﹕

“這等人的確是愛好現世﹐而忽視未來的嚴重一日。”(76﹕27)

  “他們想欺瞞真主和信士﹐其實﹐他們只是自欺﹐卻不覺悟。”(2﹕9)

  “真的﹐他們的確懷疑將來是否要與他們的主會面。 真的﹐他確是周知萬物的。”(41﹕54)

  人人都為死亡所恐懼﹐誰也不知死神何時降臨﹐一命嗚呼﹐什麼也帶不走。 他們總還知道﹐曾經死去的人﹐名聲還會一段時間內留在人間﹐因此就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之說﹐希望死後不要遭後人唾罵。 因此﹐有的人生前為個人死後的名聲經營﹐例如建造歷史的豐碑﹐購買產業留給後人﹐以便紀念他們。 這種人都是在妄想。 《古蘭經》記載的阿德人就是這樣﹐他們不服從真主派遣的使者﹐而自以為是﹐建造巨大的宮殿和堡壘﹐既為今世享樂﹐又為死後紀念。 但是這個頑固不化的民族最後遭到真主的懲罰而毀滅。 (古蘭經﹐26﹕123-140) 他們的遺跡也被淹沒在沙漠之中﹐數千年後的歷史學家和旅行者到那裡攷察﹐憑吊他們的悲哀﹐看到不服從真主的人受到的懲罰。 “他聚積財產﹐而當作武器﹐他以為他的財產﹐能使他不滅。 絕不然﹐他必定要被投在毀滅的坑中。”(104﹕2-4)

  也有的人對真主的話﹐半信半疑﹐口中常說﹕“不能不信﹐不能全信。” 這樣的人對自己的野心和規劃抱著一定能成功的妄想﹐所以才有“人定勝天”的狂妄宣言。 《古蘭經》中為教訓這樣的人﹐給他們打了一個比喻﹕有一個很能幹的人﹐開闢了兩個鄰近的葡萄園﹐並圍以椰棗林木。 他因每年得到豐收而自滿﹐對朋友說﹕“我財產比你多﹐人比你強。” 他自信地說﹕“我想這個園圃永不荒蕪。” 而他的朋友勸導他說﹕“你怎麼不說﹕‘這件事﹐是真主意欲的。 除真主外﹐我絕無能力。’” 最後“他的財產﹐全遭毀滅。 園裡的葡萄架倒塌在地上﹐他為痛惜建設園圃的費用而反復翻轉他的兩掌。 …… 除真主外﹐沒有群眾援助他﹐他也不能自助。 在這裡﹐援助全歸真實的真主﹐他是賞罰嚴明的。”(18﹕32-44)

也有的人﹐不相信有後世﹐把真主降臨他的恩惠說成是自己的成果﹐以為今世的財富也能保證他死後享受﹐背叛真主而不受懲罰。 為此﹐《古蘭經》還假設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說﹕“他遭遇患難之後﹐如果我使他嘗試從我降下的恩惠﹐他必定說﹕‘這是我用工作換來的。 我不信復活日的到來。 如果我被召去見我的主﹐則我在他那裡必受至善的報酬。’ 我必將不信道者的行為告訴他們﹐我必使他們嘗試嚴重的刑罰。”(41﹕50)

  古代的學者們解釋說﹐真主的仁慈使人來到世間﹐恩賜人類許多恩惠和福利﹐並且指引人類服從真主的命令﹐多行善功﹐最後歸於真主﹐享有真主的天堂之樂。 真主的仁慈善始善終﹐但背叛真主的人將遭到懲罰。 正如一個母親﹐喜悅地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給他衣食和教養﹐希望他成長做好人﹐最後有好的結局。 如果她的兒子不聽話﹐做了許多壞事﹐當這個逆子成為罪犯受到法律懲罰時﹐有正義感的母親絕不會阻攔﹐因為法律處份她的兒子是為民除害。

  真主是公道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享有永遠活著的特權﹐一般的人都能獲得在世界上的一段生活經歷﹐然後歸於真主。 《古蘭經》說﹕“凡有氣血者﹐都要嘗死的滋味。 我以禍福考驗你們﹐你們只被召歸我。”(21﹕35) “難道我沒有延長你們的壽數﹐使能覺悟者有覺悟的時間嗎?”(35﹕37) 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時間﹐雖然在歷史上只是一剎那﹐但是對於一個人﹐譬如六十年﹐也算是足夠用來學習﹑思考和表現的了。

  這是足夠的一段時間﹐體會真主的各種恩惠﹐生命所需要的空氣﹑陽光﹑美食﹑親情﹑友誼﹑知識和娛樂﹐都能得到。 每個人都必須死亡﹐不論怎樣努力和設法﹐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肉體“長命不死”﹐所以使任何人都斷絕了長生的妄想﹐而應當思考自己的“後事”。 人類是天地間極其特殊的靈物﹐承領使命而來﹐最後絕不可能煙消雲散而滅亡。 每個人都會思考﹐死後到哪裡去﹐這個答案在真主的啟示中﹐自古以來的使者都把真主的啟示告知當時的人群﹐最後的使者把真主的啟示記錄在可靠的經典中﹐要信道者們了解和信服﹐沒有懷疑。 人的一生作為都將受到真主的考問﹐最後得到公正的判決﹐賞善罰惡。

  人不必活到老邁才意識到身體衰老﹐百病叢生﹐命在旦夕﹐將近死亡時才開始覺悟﹔只要觀察週圍活著的人﹐處處留心皆學問﹔每天都聽說有人死亡﹐經常參加送葬﹐死亡的人什麼年齡都有﹐這些現實足以提 ;醒有理智的人﹐死亡難免﹐死後歸於造物主。 肉體死亡和腐敗之後﹐靈魂繼續生存﹐被召歸真主﹐這應當是普通人的生活常識﹐理解死後復活並不難﹐歷代的使者都傳播過同樣的啟示和教誨。 人的生命十分脆弱﹐時刻需要呼吸新鮮空氣﹐一日三餐需要飲食﹐工作疲勞需要休息睡覺﹐幾天不洗澡身體發出臭味﹐一天多次要進廁所方便﹐外受風寒內存積慮容易得病﹐飛來之禍難以預料﹐生意競爭你死我活﹐政治鬥爭殘酷無情﹐命運沉浮不定﹐禍福旦夕瞬變。 每個人都不一樣﹐生時不一樣﹐死期不一樣﹐長像不一樣﹐性格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一切都在真主的掌握之中﹐“人有千算萬算﹐躲不過真主一算。”

  暫短的人生如此不容易﹐死後一切都將免除﹐這些懮慮和困擾全部沒有了﹐但只有這一生的作為就是帶到後世的總賬本﹐等待清算。

  人活著的時候﹐由真主掌管著生命的一切﹐死後的地位和等級也必然由真主安置。

  賬本中事實俱在﹐由不得你頑固不化不肯承認。 《古蘭經》說﹕“你們應當知道﹕今世生活﹐只是游戲﹑娛樂﹑點綴﹑矜誇﹐以財產和子孫的富庶相爭勝﹔譬如時雨﹐使田苗滋長﹐農夫見了非常高興﹐嗣後﹐田苗枯槁﹐你看它變成黃色的﹐繼而零落。 在後世﹐有嚴厲的刑罰﹐也有從真主發出的赦宥和喜悅﹔今世生活﹐這是欺騙人的享受。”(57﹕20)

  後世如何? 真主的啟示早有明確昭示﹐歷代使者自古以來都這麼傳達﹐世人經過在復活的日的判定之後﹐分別有兩個安置的去處﹐信道者必將進入真主的天堂﹐而不信道者的歸宿是火獄。 世界上許多宗教都有靈魂不死的說教﹐也有關於天堂和地獄的形像描述﹐但伊斯蘭宣告﹐這些都是不準確的傳說。 至多只能說“也對﹐也不對”﹐因為受到歷代曲解和渲染失真太多﹐真正的後世結局唯一可靠的憑證和解釋是真主下降的《古蘭經》。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