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三亞穆斯林-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文化

走近三亞穆斯林

wKhJCVR-ww0EAAAAAAAAAAAAAAA868.jpg

美麗的三亞是我國最南端的唯一熱帶濱海旅遊城市。這裡陽光明媚,沙灘潔白,海水湛藍,處處都讓人覺得濃濃的熱帶風光。從鳳凰機場坐車出來,汽車左轉進入鳳凰路,眼前兩旁的清真餐廳,迎面而過的戴蓋頭少女,耳邊傳來悠揚的《古蘭經》誦讀聲,隱約可見的阿拉伯風格建築,讓你感到仿佛置身于東南亞的穆斯林島國,這個獨特的風光就是馳名中外的三亞市穆斯林聚居地之一回輝社區。三亞穆斯林——一個被當地稱之為“番人"的民族,他們究竟來自何方?有著什麼傳奇的故事?又有著怎樣獨特的文化?讓我們一起走近,一起探索……

傳奇的歷史文化

三亞市穆斯林主要聚居于天涯區的回新和回輝兩個社區,目前人口約有八千多人,被認定為回族,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之一。探究其來源歷史,目前中外學者們通過民間傳述、古籍史料、語言特點、人體特徵、古墓群等得出這樣的共識:

一、古代西域(阿拉伯人和波斯)的後裔。

早在唐朝,我國人民就和阿拉伯、波斯人有著密切的貿易和使節來往,其中從廣州或泉州經東南亞到阿拉伯半島的這條線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而海南的地理位置正好具有這條海上“絲綢之路”途中“中轉站”的優勢。因此其中有不少來中國的西域使節或商人登島靠岸,並有少部分人長期居留在海南。據《唐大和尚東征傳》記載:唐天寶年間,盤踞萬州(今萬寧市)的大海盜馮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為己貨,掠人為奴婢,其奴婢居處,南北三日行,東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總是若芳奴之住處也。”。又據《太平廣記》卷二八六載:“唐振州(今三亞)民武振者,家累萬金,為海中大盜,犀象、玳瑁、倉庫數百,先是西域商舶,漂溺至者,因而有焉。。。。。。”因此可見,當時已有大量的西域人(阿拉伯和波斯)遇劫難而被羈留海南。

據德國人類學者史圖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調查,他在《海南民族志》中認為,三亞回族人的人體特徵有兩種類型,其中的一種便是阿拉伯類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三亞灣、海棠灣、土福灣、梅山等地相續發現了大量的伊斯蘭古墓群。這些古墓群,墓坐北朝南,墓碑正朝西,碑文刻有古阿拉伯文,葬式具有典型的伊斯蘭特徵。考古學者稱這些古墓群的年代上限可為唐代,下限可至元代。這更見證了唐末元初阿拉伯、波斯人生活在海南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西域人有的已經漢化,多數則遷移到三亞,聚居在番村(今回新社區)生活。

二、占城國人的遺民。

在我國的鄰國越南中南部,古代有一個文明的王國——占城國,其土著居民為占族。伊斯蘭教經海上絲綢之路從阿拉伯半島傳到占城國,占族人最終接受了《古蘭經》的真諦,改信為伊斯蘭教,並以伊斯蘭為國教。到了宋元時期,越南的交趾國與占城國發生了幾次爭戰,導致占族人不斷地四處避難。三亞穆斯林的先民就是當時逃避戰亂,陸續從占城國漂海來到海南的占族人。目前,當地的穆斯林民間有這樣的傳述“我們的祖先為了逃難,從占城國駕舟來。。。。。。”據《瓊州儲志》記載:“番俗,本占城人,宋元間,因亂攜家駕舟而來,散泊海岸,謂之番浦,今遍戶入所三亞裡,皆種類也,其不食豖肉,家不供祖先。。。。。。”又據《宋史》載:“占城王子古來。。。。。。率王妃、王孫及部落千餘人,載方物至廣東崖州(今三亞)欲赴訴於朝。”這些史料充分的說明了古代占城人在海南的居住與活動。

以西域人和占族人為主體的“番人”,經過漫長的歷史結合,並陸續地吸納大陸回族先民和改信伊斯蘭的當地人,從而形成了今天這個神奇的三亞穆斯林。

20140209094703655.jpg

獨特的語言文化

走進三亞,就像進入了一個語言大家園,這裡有海南話、黎話、邁話、客家話、苗話、番話。。。。。。讓人聽起來感到很神奇,猶如置身於語言的重重迷宮。其中三亞穆斯林使用的“番話”,更是非常獨特。目前,我國語言學界把這種語言 稱為“回輝話”。

回輝話是三亞穆斯林使用的一種語言,它不同於國內任何民族或任何地區的語言、方言、或土語。從這種語言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來研究,屬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系的占語。占語是一種有文字可以書寫的語言,可是三亞穆斯林只會說,不會寫。目前,全世界使用占語的人約有一百萬人,主要分佈在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他們都是古代占城國占族人的後裔。回輝話雖屬占語,但由於與占語分離的年代較久遠,它受海南複雜的語言環境影響,而且又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占語支裡的一個特殊語言文化。回輝話摻雜了許多普通話、海南話、阿拉伯語、波斯語等語言,並且產生了聲調(占語沒有聲調)。回輝話以單音節和雙音節較多,許多詞彙是倒式,如普通話的“火車”,回輝話則說成“車火”;“白菜”,回輝話卻說成“菜白”等等。現在,三亞穆斯林與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占族人進行語言交流,雖然各方的語言變化很大,但是彼此之間的基本母語不變,通過一個單詞、一個單句的交流,勉強可以能夠進行對話。

三亞穆斯林人數極少,又經歷了近千年的漫長歲月,其使用的母語——占語卻竟然頑強地保留下來,並且演變成了現在的回輝話。這樣獨特的語言文化,吸引著許多中外語言學者慕名而至,進行探究。同時也令許多中外遊客感到好奇,紛紛而至,學說兩三句,其樂也融融。

濃厚的宗教文化

三亞市是被我國古代文人稱為“天涯海角”的小漁村,而在這“天之涯,海之角”的穆斯林,人數極少,四周都是漢黎文化,他們卻有濃厚的宗教文化,其對伊斯蘭虔誠的程度不亞於我國的西北穆斯林。伊斯蘭教認為真主是獨一無二的,是普慈特慈的主,是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世間的一切都來自真主的意欲,宇宙中的給養都來自真主的恩惠。三亞穆斯林對真主虔誠崇拜,深信無疑,是伊斯蘭教中最溫和的遜尼派。《古蘭經》在三亞穆斯林心中具有崇高的權威,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們都以《古蘭經》為指南,處處都體現出對真主的敬畏之情。在伊斯蘭的“五功”中,他們更是虔誠恪守。三亞穆斯林之間非常團結,家庭和睦,社區和諧。這一些都是遵循《古蘭經》的教導:“凡穆斯林皆是兄弟。”。三亞穆斯林在與當地人的交往中,不弄虛作假,生意上足斤足兩,“誠實守信”成了當地人對他們的美稱。每逢星期五或伊斯蘭節日(即古爾邦節和開齋節),清真寺裡擠得滿滿的人,非常壯觀。目前,回新和回輝社區共有六座清真寺,每天的五次禮拜都有好多的穆斯林群眾,其中有不少是80後、90後、00後的年輕人。清真寺裡的阿訇很多,其中2012年獲得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頒發的伊斯蘭教教職人員資格證書的就有三十幾位。每逢星期五,阿訇都在清真寺裡講授伊斯蘭教敬主愛人的理念,同時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要求穆斯林群眾愛國愛教,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中國穆斯林公民。

隨著海南提升為國際旅遊島,海南的中外企業和遊客逐漸增多,三亞的穆斯林將迎來了重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希望:三亞穆斯林以勤勞善良的傳統形象,以獨特的魅力和智慧為美麗的三亞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願三亞穆斯林心連心,緊緊地團結在【古蘭經】的周圍;手攜手,高舉“真主至大”的旗幟,與時俱進,和諧發展!

阿敏!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