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十年阿富汗戰爭-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 > 圖片

圖說:十年阿富汗戰爭

譯者按語:對阿富汗戰爭更流行的說法,曾是“反恐戰爭”。當下,美國追捕的基地領袖據說已經離開人世,而基地營地也移出阿富汗,確切地說,他們似乎東征西戰了。

無疑,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頗具昔日十字軍東征的味道,在“反恐”的遮掩下,由韓國等美國附庸的“中性國家”一直嘗試在阿富汗“進口”基督教。

按理說,美國反恐的主要目標早已實現:打散基地組織。

基地是什麼呢?那是宣傳意識形態的課學校,不僅決心減緩西方對穆斯林資源的廉價擄用,而且要在穆斯林土地上恢復《古蘭經》和《聖訓》的權威,恢復被凱末爾及其酋長盟友破壞的哈裏法制度。因此,這場戰爭同時得到美國的阿拉伯等盟友的拍手稱快與趁火打劫。

人們疑問:美國會徹底離開阿富汗嗎?還有,美國侵佔伊拉克,絞殺該國總統,“解放”伊拉克民眾之後,唯獨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它們入侵伊拉克的藉口。這顯然不是情報錯誤,也非政客判斷失靈。

其實,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夾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戰局成功之後,美國將聽從以色列的呼籲並與之連袂進犯伊朗——說是為了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

看看中亞的“穆斯林國家”,那是由美國盟友繼續統治的後蘇維埃國家,它們一面投靠美國那樣的“世俗”國家,一面打壓自己的國民,說是阻止或消滅“宗教極端主義”。

凡此種種,想到英語新詞“伊斯蘭恐懼症”……

在法國,針對穆斯林的“法案”不斷,不是禁止穆斯林婦女佩戴面紗,就是禁止穆斯林在清真寺之外“占地”禮拜。也怪,既不讓穆斯林擴建清真寺,又不讓“溢出”清真寺禮拜,這還不是伊斯蘭恐懼症?

在“中立”的瑞士,政府不許穆斯林修建清真寺的宣禮塔(中文有譯作“尖塔”的),這還不是伊斯蘭恐懼症?

在某地,不准“未成年人”進入清真寺、不准“國家工作人員進行宗教活動”、政府部門協助甚至參與強行揭走穆斯林婦女的頭巾……這又是什麼?

心疼不已。

這十年,踐行和而不同的君子蒙難,操持同而不和的小人猖獗。

美國的單極霸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肆無忌憚!

真正的和諧社會建立在多元文化、多元傳統、多元宗教的相互依存和彼此尊重上。

我們這個世界完全可以和平,各種人群完全可以和睦相處……

突然想起蒙古人的西征。他們也曾佔領巴格達,甚至佔領聖城麥加。然而,他們沒有久留,不少人還帶走了伊斯蘭信仰……

前話不表,我們一同去阿富汗看看——

 

自美國侵佔阿富汗以來,這是一組描述進展、暴力以及阿富汗變數的圖片。半島网修訂於2011年10月7日。

這是一場由美國及其盟國發動的侵略戰爭,一場推翻塔利班政權並追尋基地成員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十年。這樣的軍事干預承諾給阿富汗一個新的開始,卻疲於派系間的十年打鬥——結束塔利班統治之後。

十年來,這滿目瘡痍的戰亂之國得到了一些事:女童返校,憲法出臺,選舉進行,邁向制度化的民主管理。但是,這十年也損失了眾多人命,包括阿富汗平民和聯軍。塔利班繼續在市區中心發動高調襲擊;最近,隨著卡爾紮伊的和平特使拉巴尼的被暗殺,通過談判解決衝突的前景變得黯然。

 

1)塔里班拒絕交出基地領袖奧薩馬·本·拉登後,美國發動“持久自由行動”。

 

2)2001年11月,美國支持的北方聯盟之援軍推進阿富汗東北部城市昆都士,支援被塔利班反擊所困的美軍。

 

3)2001年,一北方聯盟戰鬥人員走過一個滿是塔利班士兵屍體的院落——馬紮裏-沙裏夫附近的一個要塞監獄。

 

4)2001年,卡爾紮伊在作為阿富汗過度領導的就職儀式上祈禱。

 

5)2002年,在塔利班禁止女性接受教育五年之後,阿富汗女童回到學校。

 

6)美國海軍進攻赫爾曼德省,這是塔里班在阿富汗南部的重要據點。

 

7)在暴力取代的南方,待在首都喀布爾營地的人家在嚴寒的天氣裏掙扎。

 

8)阿富汗人在排隊選舉總統時,有人教導他們怎樣投票。

 

9)阿富汗政府及其國際盟友發起旨在支持阿富汗政府軍的“奪心之戰”。

 

10)20多萬阿富汗安全部隊受到訓練。但,他們保衛國家的能力依然是問題。

 

11)美軍傷亡上升到1700多人,民眾對戰爭的支持率下降到最低點。

 

12)在前途依然未蔔的時候,日落後,一位阿富汗男士在可以俯瞰喀布爾的小山上禮拜。喀布爾是近期遭襲的目標城市。

 

(譯者評論不代表本站評論。圖片均源自GALLO/GETTY。)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