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清真寺﹑宣禮塔與信仰禮儀

熱度4357票  瀏覽775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12月14日 16:30

       [編譯者按語﹕ 這些都是穆斯林的基本常識﹐而本文是應景而作﹐因為在歐洲瑞士發生了一起敵視伊斯蘭事件。  最大的保守勢力瑞士人民黨操辦了一次全民公決投票﹐通過了一項反對建造清真寺宣禮塔議案﹐要求政府採納成為憲法補充條款﹐限制穆斯林信仰活動。  這個議案雖尚未成為法律﹐但在歐洲各國被抄得沸沸揚揚﹐壯大了反伊斯蘭的聲勢﹐其實是無知﹐不知宣禮塔究竟為何用﹐也不懂得穆斯林信仰的基本禮儀。  這篇文章發表在《伊斯蘭在線》網站上﹐目的是對穆斯林同胞內部教育﹐我們須先有基本知識﹐以便向教外民眾宣傳﹐闡明伊斯蘭基本理念﹐以理服人﹐團結群眾。  這是一篇很嚴肅的文章﹐文後有一段很長的參考資料附錄﹐證明文中觀點的出處﹐確有實據﹐因限於篇幅﹐在譯文中從略。  如果讀者有興趣研究﹐可以查看原作﹐本文在最後提供了英文稿的來源。]

 

       清真寺為什麼要建造附屬的宣禮塔﹐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是以資識別﹐成為清真寺的建築特徵﹐不同於其他宗教崇拜場所。

       現代的清真寺起始於先知穆聖(祈主福安之)時代﹐穆斯林在居住地區建造一座禮拜和集合的場所﹐除了每天五次拜功﹐男女老幼都可以進入清真寺﹐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根據聖妻阿依莎的傳述﹐當時的清真寺是穆斯林集體活動場所﹐經常舉行婚禮﹑葬禮和節日慶典。 她說﹕“有一次﹐阿比西尼亞(今日之埃塞俄比亞)的客人在先知清真寺中表演射箭。”《布哈里聖訓集》  (當時的阿比西尼亞是基督教國家。 --- 譯者)     在先知穆聖創建麥地那穆斯林社會的時期﹐清真寺的功能遠遠超過僅僅是禮拜的場所﹐在清真寺中辦起了義務診所﹐後來發展成醫院。 最初在清真寺大院中辦起了學校﹐後來演變成伊斯蘭大學﹐體現了清真寺的社會服務的功能。

       最早的清真寺建築很簡單﹐外圍四週有牆(用土胚磚壘的牆)﹐牆內是大院﹐院內的正面建造幾間棕櫚樹的草棚﹐沒有現代的巍峨大圓頂﹐也沒有高聳的宣禮塔。  到了禮拜的時間﹐有一位專職的穆安津(宣禮員)登高大聲喚禮﹐召喚四週居民到清真寺來禮拜﹐因為當時還沒有擴音器設備。

       宣禮塔是以後歷史上出現的附加建築﹐以便穆安津有一個固定的登高喚禮的地方。  由於伊斯蘭迅速向歐亞非三洲傳播﹐宣禮塔的建築形式多樣化﹐吸收了當地民族建築特色。  到了近代﹐有了電力的擴音器﹐各地穆斯林都在宣禮塔上安裝上擴音喇叭﹐發揮了喚禮的實際效果。 在如今許多歐美國家﹐因為清真寺週圍居民多數不是穆斯林﹐不再用高塔揚聲器喚禮﹐穆安津的宣禮工作仍舊按步就班﹐但只局限在清真寺之內。

       在西方國家出現了穆斯林社會之後﹐清真寺建築如雨後春筍陸續出現在城市景觀中﹐有些精心設計的清真寺有附屬的宣禮塔﹐只是作為地標性裝飾而已﹐以資區別於其他建築物﹐不再有高聲宣禮的功能。  宣禮塔從本來的意義只是外部形像﹐並非有伊斯蘭教法規定非有不可的實質內容﹐更不是受崇拜之物﹐可有可無。   今日在西方建造清真寺﹐許多穆斯林喜歡看到一個伴隨的高聳尖塔﹐代表了穆斯林的文化和清真寺標誌。  多數宣禮塔只是一支高柱或柱頂有小亭﹐象徵“望月樓”﹐高塔從遠處看﹐像是伸出的“食指”﹐直指蒼穹﹐表達了認主獨一的崇高。

       有些宣禮塔設計成西方建築模式﹐因地制宜﹐同週圍建築群產生和諧的城市景色﹐襯托出西方的民主和寬容﹐容許伊斯蘭文化公開存在﹐成為穆斯林在西方生活的“安全標誌”﹐享有信仰自由。  西方人對伊斯蘭無知﹐他們誤以為穆斯林建高塔同他們展開信仰競爭﹐奪取基督教的社會地位﹐或者被理解為向西方人示威﹐表現對西方文化的藐視﹑傲慢﹑不馴服。

       在瑞士全民公決中﹐他們獲得了普通選民的多半支持票﹐按西方標準代表民意﹐表達了民眾對伊斯蘭存在的恐懼和憂慮心理。  瑞士民族歷來很善良﹐代表了歐洲人普遍的純樸性格﹐誠實的人相信所有人都同樣誠實﹐因此也很容易受騙上當﹐被煽動起偏見的情緒。  他們提議以宣禮塔為目標開展反擊﹐其實他們的打錯了目標。  即使穆斯林同意拆毀所有宣禮塔﹐對動搖穆斯林認主獨一的信仰﹐毫無作用。  穆斯林表達崇拜真主的禮拜只需一席之地﹐不論在那裡﹐整個大地都是清真寺﹐到處可以找到三尺淨土。  穆斯林進入大寺或小寺禮拜﹐在野外或在家禮拜﹐與真主有同樣的靈通效果﹐進入沒有宣禮塔的清真寺不會影響崇拜真主的心靈質量。

       根據全世界穆斯林共同遵循的伊斯蘭教法﹐穆斯林的功修和信仰禮儀有以下十四個方面﹐構成穆斯林社會的精神文化。

       一﹐ 每天五次禮拜﹔

       二﹐ 禮拜前﹐須喚禮﹔

       三﹐ 星期五是主麻聚禮日﹔

       四﹐ 萊麥丹月裡守整月齋戒﹔

       五﹐ 每年一次清算家產賬目﹐完納天課﹔

       六﹐ 有條件的人一生之中至少朝覲一次﹔

       七﹐ 禮拜前須潔身﹐按規則做大小淨﹔

       八﹐ 兩大爾德節﹐以會禮開始﹐全民同慶﹔

       九﹐ 學習和誦讀《古蘭經》﹔

       十﹐ 男子須做割禮﹔

       十一﹐ 宰牲節屠宰牲畜賑濟貧民﹔

       十二﹐ 在定居點建造清真寺﹐附加建築標誌﹔

       十三﹐ 穆斯林相見互致“色倆目”﹔

       十四﹐ 照顧老弱病殘孤兒寡母生活困難的人。

 

       瑞士啟動的反宣禮塔動作﹐代表了一種危險的社會動向﹐其他歐洲國家也可能相繼向穆斯林社會發動攻擊﹐如壓制信仰﹐強迫同化或驅逐出境。  歷史上不是在許多歐洲國家多次發生排猶運動嗎﹖  在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只是其中最集中的表現。  在瑞士反宣禮塔行動剛一出現﹐歐洲穆斯林團體立即有所敏感反應﹐相似暴風雨前的烏雲滾滾。  全體穆斯林社會不是麻木不仁﹐毫無動作﹐而是各國穆斯林組織先後發表聲明﹐亮明觀點﹐希望瑞士的民眾懸崖勒馬﹐不要在迷誤中繼續走下去﹐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他們受騙了。

       宣禮塔雖然不是信仰的內容﹐充其量不過是文化或感情特徵﹐但是瑞士右派政黨的行為﹐以及許多歐洲國家的響應﹐構成了對穆斯林感情的傷害﹐包含著敵意。   假如情況極端惡化﹐歐洲極右勢力發動瘋狂反撲﹐窮兇極惡﹐例如希特勒對猶太人大屠殺的先例﹐那麼﹐根據伊斯蘭“亂邦不居”的教法﹐穆斯林只能遷移到安全的國度裡﹐尋求安身立命的所在。  穆斯林是全世界最有堅定信仰的民族﹐先知穆聖的追隨者﹐只要信仰真﹐不怕頭落地﹐絕不會用原則來作交易﹐被迫放棄信仰﹐或改變信仰成為異教徒。   外部的社會壓力﹐或者生活的艱難﹐都是對信士的考驗﹐艱苦的環境將磨煉出更為堅強的穆斯林﹐更加團結。

     當今生活在西歐的兩千多萬穆斯林﹐絕大多數都已完成了國籍歸化成為當地合法公民﹐他們應享有所有公民的平等權利。  歐洲的穆斯林將為擁有的合法權利而鬥爭﹐要求向來高唱民主自由讚歌的歐洲人兌現的他們的口號和宣傳。  穆斯林絕不會放棄正道信仰﹐這是受到國際人權法保護的合法和正義行為﹐有理走遍天下﹐堅忍者必將勝利。

 

       (阿里編譯自Mosques,Minarets and Rituals by Jasser Auda)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清真寺
頂:165 踩:21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97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7 (959次打分)
【已經有2038人表態】
534票
感動
512票
路過
470票
高興
52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